在港股市场整体融资环境偏紧的背景下,新创建(0659.HK,周大福创建)近日成功发行以首程控股(0697.HK)股份为标的的可交换债(EB),募集资金约22亿港元。此次发行不仅帮助新创建在资金面上获得喘息,也间接成为资本市场对首程价值认可的重要信号。
一、杠杆水平走高,融资压力凸显
公开数据显示,新创建近年来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19年为33.5%,到2025年已升至约76.9%,债务规模接近170亿美元,股东权益仅50亿美元出头。在融资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公司此前尝试发行8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利率区间在4%–4.8%,最终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取消,进一步凸显其融资压力。
二、溢价发行可交债化债成功
在此情况下,新创建选择发行以首程控股股份为标的的可交换债,最终实现约22亿港元融资。债券票息仅0.75%,远低于其此前尝试的债券利率水平;同时转股价定为2.6565港元,较首程控股当日收盘价溢价约5%。据市场消息,本次认购需求踊跃,订单数倍于发行总额,成为近期港股市场最受关注的可交债之一。
此次发行为新创建带来实质性的现金回流,有助于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并优化债务结构。在高杠杆与高融资成本的双重压力下,这无疑是一笔及时的资金支持。
三、首程控股获资本市场“隐性背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并不会为首程控股直接带来资金流入。但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投资者愿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以溢价认购首程股份为标的的可交换债,本身就是对首程中长期价值的认可。
相比大多数港股公司在融资中普遍需要折价配售,这次溢价发行的结果相当罕见,也相当于为首程树立了一个更高的“估值锚点”。
四、投资信号:资本认可首程成长性
在全球融资环境趋紧、港股成交低迷的当下,一笔超额认购的溢价可交债说明了两个问题:新创建通过此举缓解了债务压力,获得了现金流安全垫;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在此过程中,选择用真金白银押注首程股份的未来成长性。
首程近年来积极构建“智能基础设施+机器人”双轮驱动战略,既有稳定的REITs与停车资产提供现金流,又在机器人产业链布局上建立了从核心零部件、整机平台到消费场景的闭环。这一独特定位,正在逐步获得市场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此次新创建以首程股份为标的发行EB,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化债动作,也为首程带来了间接的资本背书。在市场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能够实现溢价发行、超额认购,背后传递的正是投资者对首程中长期价值的信心。
未来,随着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和首程产业布局持续兑现,资本市场对其估值逻辑或将迎来进一步重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