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日益鲜明的背景下,区域银行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观察区域经济韧性与活力的重要窗口。在9月19日召开的长安银行支持长安区(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围绕长安区“一城引领、两翼齐飞、多区共进”战略的赋能成果被系统呈现。
从大会披露的信息来看,现场推动多项合作协议签署,意向授信金额累计达到82.5亿元。长安银行已累计为长安区及辖属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过100亿元,合作覆盖城市更新、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产业和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生态。
精准滴灌:支持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
长安区“一城引领、两翼齐飞、多区共进”的发展战略,勾勒出宏伟的城市蓝图。长安银行精准锚定这一规划,依托多元化金融工具为区域发展筑牢支撑根基。
具体来看,2022-2023年,该行累计给予当地城市更新项目20亿元授信支持;2025年则向航天基地管委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推动航天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构建。此外,还向常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5亿元信贷支持,助力常宁核心区建设。
在支持区属企业方面,长安银行通过流贷、债券、商票贴现、小微贷款等多元服务,带动区属企业及政府机构开立结算账户50余户,累计实现商票贴现近4亿元。
科技创新是长安区最鲜明的底色。长安银行深知于此,积极布局科技金融,赋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过程。
一方面,银行直击高科技小微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痛点,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目前已与西安润邦微波技术有限公司、大道云行(西安)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发放贷款4250万元,业务模式涵盖信用流贷、委托贷款和专业担保贷款,灵活满足不同阶段企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银行打造了“长安科创贷”产品矩阵,包含“科创人才贷”“研发贷”“秦知贷”等七个子产品,最高额度2000万元,期限最长可达10年,全面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生命周期,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深耕普惠:彰显本土银行担当
长安银行既在重大项目上集中发力,更在普惠金融领域精耕细作。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诉求,该行创新推出“医保贷”“政采贷”“药供贷”“创业担保贷”等多款标准化信用类产品,额度最高2000万元,期限灵活,利率优惠,显著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此外,收单业务与场景金融也成为长安银行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该行通过智能收单渠道为住建局提供维修资金收缴服务,与长安启新精神心理医院共建银医系统,服务超700户居民和70余家小微商户,线上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5亿元。
在绿色金融领域,长安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向长安金资光伏发电项目投放3.58亿元资金;普惠贷款产品“优农e贷”则为农村客群提供纯信用、线上化融资服务,成为滋养乡村振兴的“金融活水”。
在社会治理层面,长安银行与长安区反诈中心紧密联动,深入社区、学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近三年受众超4万人,成功拦截电信诈骗6起,保护资金40余万元,荣获多面锦旗与表扬信,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彰显了“责任银行”的本色。
随着长安区与航天基地“区政合一”改革落地,加之未来信息港、长安公园 RBD 等重大片区开发推进,区域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长安银行已明确表态,将进一步提供不低于200亿元的综合授信,重点投向区属国企、重点项目、普惠小微及科创领域,持续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可以预见,在“长安”同名的情感联结与战略协同的双重驱动下,长安银行将继续以不可或缺的“金融合伙人”身份,通过融资、融智、融商的多元赋能,与长安区携手共进,共同书写这座千年古都迈向“产业强区、宜居新城”的现代复兴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