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箭一号达成“十发十吨” 商业航天“星多箭少”将促使市场由预期转为结果导向

2025-11-12 14:20:08     来源:

尽管在商业航天的公众认知里,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名气并不是最响的,但该型火箭已经实打实的执行了十次发射任务,累计将国内外75颗卫星送上太空,入轨载荷总质量突破10吨,展现了其强大的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以及高效率履约和高质量交付能力。

11月9日,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内,耀眼的火箭尾焰刺穿发射台上升起的浓浓烟雾,像一颗“逆行”的流星般,把上方的力箭一号火箭,以及搭载的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2星送入预定轨道。

力箭一号遥九是一辆“专车”,把全部载重都用在了本次国家任务上。尽管在商业航天的公众认知里,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名气并不是最响的,但该型火箭已经实打实的执行了十次发射任务,累计将国内外75颗卫星送上太空,入轨载荷总质量突破10吨,展现了其强大的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以及高效率履约和高质量交付能力。

一方面,力箭一号用“硬战绩+务实低调”的调性,彰显了航天人的底色;更重要的是,力箭一号通过大量市场化订单充分验证的大运力、可靠性,使得中科宇航持续承接了国内、国际发射任务,为中科宇航贡献了可持续的营收和现金流,使其更快的进入到商业化良性发展的阶段,避免了过度依赖融资输血的局面。

火箭企业不愁市场需求 但市场需求却很愁火箭

“十五五”规划将“航天强国”与制造、交通强国并列,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首次把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民用航空纳入国家新兴支柱产业,定位为未来五年经济增长主引擎,航天产业的战略重要性提升到空前高度。

把视角聚焦在已经投入实际发射的型号,那么当前商业航天领域的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注:以上数据来自各企业官网及公开报道信息汇总推断。

直观来看,力箭一号运载能力大、成功发射次数以及累计发射卫星数量多、累计发射卫星重量大幅领先无疑是中科宇航的重要亮点,但是这对于整个卫星发射需求端而言,还远远不够。

当前中国正在同步推进两个万星级别的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包括远景规划总卫星数量约达1.3万颗的GW星座(国网星座)、约1.5万颗的“千帆”星座,两大互联网卫星星座总数将逼近三万颗,与SpaceX的“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直接竞争。

天上的“星座”越织越密,地面的应用等着落地,看到星座计划的规模之后,再看上方的表格就能感受到,在这场“竞速赛”中,我国的瓶颈是进入太空的能力,在国家队之外,目前真正可以投入使用的、成熟化完成运载任务的火箭选择少之又少。

计划的数量和当下发射规模、实际运载能力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星多箭少”,“运力”环节严重不足,国家队的任务重、民营队的压力大。

就在前段时间,“千帆”星座的执行方上海垣信为期半年的火箭发射招标项目,还在因为递交投标文件的供应商“不足3家”而反复流标,几经周折后最终由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中标。

可以说,优质的火箭公司只要能力过关、实践充分,完全不需要担心需求问题,订单甚至源源不断,在此基础上若能够高效、务实的满足现有需求,民营火箭公司可以很快的完成商业化甚至业绩得到爆发式增长。

窗口期只有5年 市场对火箭的评判标准将愈发务实

国际电信联盟“先到先得”的规则让全球航天变成了“竞速赛”,太空中有限的轨道和频率资源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到点交不出卷,占的“坑”就会被收回。

有消息表明,Sapce X星链规划的卫星规模从4.2万颗追加到了5万颗,2025年猎鹰9号和星舰已经累计执行了146次发射任务;欧洲三大航天巨头Eutelsat、SES与Airbus Defence and Space宣布合并,组建统一的卫星通信集团,打造覆盖全球、低延时高带宽的“欧洲星座”,以抗衡SpaceX星链。

卫星通讯市场已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个未被填充的轨道位置,都可能意味着未来的一片通信盲区,5年内能不能经济、可靠、高效率地把数万颗卫星送上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首要任务。

这个窗口期不是10年,更不是20年,10年20年后哪怕火箭公司技术再领先、性能再优异,也将要面对无轨可占、无星可打的境遇,没有订单来支持可持续运转,企业高度依赖融资,则商业化无从提起,留下的只有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发展故事,这也会倒逼市场、倒逼投资方去评判、选择确定性更高的企业。

密集上市的动作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发生,与现有商业火箭公司普遍取得了发射成功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仔细考察每一个企业的火箭性能和发射成功率,就会发现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为投资人带来合理回报。由此,市场接下来对于实际运载能力、发射成本、发射成功率、发射次数等落地结果维度的评判权重会越来越高。

运载能力方面,由于大部分商业火箭的发射次数不高,给出的理论运载能力还不能等同于实际运载能力,需要实际的飞行实验验证,因此,站在需求方的视角来评判,运载能力一定是“过去时(已实践)”,不是“现在时(理论数据)”,更不是“将来时(未来预计)”。

发射成本方面,有业内人士在此前《经济观察报》的采访中表示,若按每公斤载荷的发射成本计算,国家队约7万元,民营火箭在3万元至4万元之间,不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可重复使用、批量发射条件下,其单位发射成本或报价折合人民币约为每公斤1.4万至2万元,显著低于中国民营火箭当前的水平,国内民营火箭公司仍面临强烈的降本压力,降本是各家公司必须抢筑的护城河。

对于“可回收”方案,国内可回收技术整体处于“工程验证”阶段,各家对外传递的进展、预期情况有显著差异,但均未在实际发射任务中进行试验,可回收的落地情况还需要在后续予以验证。

成功率方面,国内商业火箭整体在50%左右,这一水平并不高,并且由于发射失利的原因不同,对后续复飞时间和市场订单的影响有差异性。

发射次数前文已列示过,像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累计发射10次,90%的发射成功率数据在国内已经是显著领先,但对紧迫且庞大得市场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总体来看,在国家战略、紧迫需求占强主导的窗口期,市场对于火箭企业的评判标准将会更加务实、更加以落地结果为导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猜你喜欢

发电装备紧俏,SOFC成北美数据中心破局新钥
“竞赛+比武”双轨并行展示技能展示 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竞赛圆满落幕
Simmons席梦思荣膺“可持续生活方式先锋品牌”,构建睡眠产业绿色发展新范式
双11家电消费新趋势:京东凭服务与供给成消费者首选“主场”
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访问蒙牛:推动体育和营养融合发展 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巴莉哲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推动伊朗玫瑰与藏红花本土化创新升级
AI北京,智启未来:无尽探寻者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成为“未来学习”的惊艳符号
浙江浩坤昇发李佳佳霸榜私募“她业绩”!浙江浩坤昇发女性掌舵人,凭精准洞察突围
中瑞建交75周年|瑞族V-ZUG携手Gault&Millau主厨对话瑞士生活美学
泰康之家:以城市养联体实践,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派特灵应用HPV议题获关注 第九届全国妇产科疾病与优生科学论坛聚焦新思路
7家联合!8000万/年!2025-2027年度仪器仪表联合集采中标结果公布
中粮信托:科技投入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引擎”,构建数字文化生态
私募“她智慧”闪耀资本圈!浙江浩坤昇发李佳佳领跑“她业绩”,女性投资洞察力铸就标杆
艾比森荣获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
恒天然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 ​以“真草饲”卓越品质与本土化创新,助力中国市场高质量发展
华润银行首秀高交会 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箭牌携手鸿蒙智选发布双Pro新品,开启智慧沐浴感知新时代,京东全渠道首发上市
创新不止 未来可期 |第二届“星闪杯”应用挑战赛圆满收官!
知本洞察解读:好的研究,不给答案,只削弱偏见与盲点
夯实细分赛道,均瑶润盈口腔益生菌斩获行业权威大奖,OralBubble™微泡片产品闪耀上海展会
利欧董事长推动永磁技术民用化,重构家庭用水安全标准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涨2.81%,百济神州涨4.87%
实力印证!飞鹤斩获德鲁克中国管理奖:63年坚守品质与“共生”实践获专家高度认可
办办网-2025年10月份上海各区办公物业租赁市场热力指数
山西省住培基地主任和教学主任培训班顺利举办
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先生当选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轮值主席 ——阐释“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企业实践
500+参会规模!2025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12月5-6日杭州
双线发力!视源股份斩获 UWA 优秀案例大奖 助力发布联盟商标管理政策
内蒙有色金属零碳产业园 国纳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一期项目隆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