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农商银行在“养老助餐”场景建设中取得进展,成功完成与成都市人社局合作的市民码(电子社保卡)被扫消费的全流程测试,成为成都市首家将市民码(电子社保卡)应用于“养老助餐”场景的银行,也是成都市首家具备市民码(电子社保卡)被扫消费功能的地方法人银行,为“15分钟养老金融服务圈”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悉,该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点阶段,未来将逐步推广至该行与社区联合打造的90余家“好享福”联建助餐点,实现“成都社保卡”微信小程序“出示电子社保卡—被扫支付—支付到账”全流程线上化,提升老年人用餐便利性与服务体验,为社区养老就餐服务注入全流程金融动能。

市民码(电子社保卡)支付闭环打通,老人用餐更便捷
过去,老年群体在社区助餐点用餐多依赖现金或实体社保卡,效率有限。此次升级依托银联、人社部门与银行三方系统深度对接,实现了签约、支付、退款的业务闭环。
老人只需出示市民码(电子社保卡),由助餐点收银设备扫码识别,即可快速完成支付。系统还预设了“老年客群专属标识”,未来可通过银联平台实现对60岁以上长者进行精准补贴发放与消费激励,让养老助餐更方便、更实惠。
“这不仅是支付方式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转变。”成都农商银行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金融科技,把服务无声嵌入老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中。”
“金融+养老”深度融合,服务生态持续拓展
智慧助餐是成都农商银行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落地的重要一环。作为成都市社保卡发卡银行之一, 自2017年成都市社保卡项目启动以来,成都农商银行已累计发卡435万余张,持续领跑本地发卡市场。
2022年,该行推出四川省首个适老金融服务品牌“好享福”,逐步构建起涵盖“适老服务、财富管理、社区生态”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此次智慧助餐场景的突破,正是“金融+养老”战略的又一具体实践。
构建“15分钟养老金融服务圈”,社区联建助餐点已超90家
截至目前,成都农商银行通过“好享福”品牌中的“颐养乐活”板块,已在全省联合建立近90余家养老金融联建助餐点,覆盖成都所有区(市)县,初步形成便捷可及的社区助餐网络。
此外,“颐养安康”项目联合超120个社区共建养老生态,“颐养享福”则依托500多个“享福俱乐部”平台,年内开展活动超5000场,服务逾20万人次。这些举措共同推动“15分钟养老金融服务圈”从概念走向现实。
下一步,成都农商银行将继续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持续优化社保卡线上申领、补换等流程,积极探索更多“金融+生活”融合场景,助力成都构建更有温度、更数字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