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医药研发领域,多肽、寡核苷酸及其偶联药物等新分子类型层出不穷,药物分子正朝着愈发复杂的方向演进。大量新型候选药物突破传统“里宾斯基五规则”的化学空间,兼具优异生物活性与复杂理化特性。然而,这类药物也带来溶解度低、制剂难度大等难题,致使传统依赖经验试错的研发模式,在效率与成本上已难以适配行业需求。
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恰恰抓住了这一行业痛点,凭借对复杂分子的攻克能力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过去12个月里,药明康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43万个新化合物,在2025年前三季度,更是助力250个分子完成从R到D的转化,这种高效执行力不仅验证了其CRDMO模式的核心价值,更直接转化为亮眼的业绩表现。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药明康德的增长质量尤为突出。前三季度,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18.6%;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增速达43.4%;经营现金流108.7亿元同比增35.0%,利润与现金流增速远超营收,足见药明康德业务的健康程度。而支撑这份业绩的,正是公司对CRDMO主业的坚定聚焦。
为了更高效地服务复杂分子研发需求,近12个月内药明康德三次剥离非核心业务,这一系列举措既卸下地缘政治风险“包袱”,又将资源集中投向CRDMO模式的“护城河”的深挖。
在明确聚焦主业后,药明康德进一步将剥离业务回笼的资金,精准投入到支撑复杂分子研发与生产的全球产能建设中。今年9月,中国泰兴基地提前完成多肽产能建设,反应釜总体积超10万升,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年底将超4000kL,为复杂分子商业化生产提供保障。
新加坡基地将于2027年起陆续运营,瑞士库威基地正在加紧扩建口服剂型包装产能,美国米德尔顿基地也将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形成覆盖亚欧美三地的产能网络。这些布局直接推动了公司在手订单的增长。截至9月底,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为后续增长储备了充足动力。
正是凭借上述一系列连贯动作,药明康德通过主动管理的方式有效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三季报发布期间,药明康德年内第二次上调业绩指引,将2025年整体收入目标提至435-440亿元,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调增至17-18%。这既体现出对CRDMO模式驱动内生增长的信心,也让这家已发展25年的全球领先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公司,始终保持着与行业需求同频的蓬勃活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