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贸易迈入“绿色壁垒”与“规则红利”并存的转型周期,10月17日国常会提出部署拓展绿色贸易的有关举措后,10月30日商务部便发布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文件聚焦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双碳”目标达成、服务全球气候治理,为绿色贸易发展提供明确指引,也为中国天楹(000035.SZ)等国内新能源企业开辟了全球竞争新赛道。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绿色燃料成航运脱碳核心突破口
政策层面,多重利好持续加码绿色燃料应用。《实施意见》精准锚定航运业脱碳关键赛道,一方面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国产生物柴油和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生物柴油、绿醇、绿氨等加注业务;另一方面,提出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
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将氢能列为新经济增长点,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亦联合推动新能源船舶应用绿醇、绿氨、绿氢,叠加碳税政策落地,传统燃料经济性优势逐步减弱。
市场层面,绿色燃料需求缺口已现爆发潜力。华源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受航运业碳税政策驱动,替代燃料需求大幅增长。其中,2025年全球船用绿醇需求约600万吨/年,实际供给仅10万吨/年;同期全球船用绿氨需求约400万吨/年,实际供给仅4万吨/年,供需缺口显著,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这一系列政策与市场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绿色能源贸易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输出”进阶,更让深耕绿色燃料领域的企业迎来价值兑现窗口期。
从技术定标到产能落地,中国天楹构建全链条竞争壁垒
在此背景下,中国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的前瞻布局正迎来价值兑现期,其技术储备、产能建设与市场布局形成的全链条优势,与绿色贸易政策导向深度契合,正从绿色贸易的追随者转变为规则践行的先行者。
技术创新的深度突破,不仅为中国天楹的新能源业务牢筑根基,也是撬动全球绿色贸易格局的核心支点。中国天楹以智慧能源管理、集群化电解水制氢、绿色甲醇合成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起覆盖风光发电、综合储能、绿氢制备及氢基衍生物合成的完整技术体系。
绿氢生产采用成熟的碱性电解水ALK工艺,通过四拖一模式与模块化控制提升效率;绿醇工艺耦合多种生物质制碳路线,可灵活适配新能源波动特性,配合自主研发的荷随源动解决方案,确保新能源直供模式下系统稳定运行。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天楹以核心技术为支撑,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国家能源局《风光生物质制绿色氢氨醇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编制,将企业工程实践转化为行业标准,推动中国绿色能源技术从“跟跑”向“定标”跨越。此外,公司成功获得ISCCEU认证证书,正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天楹绿色技术标准的认可,也为中国新能源产品打通了全球高端市场的“规则通道”。
规模化产能的战略落地,正在重塑全球绿色燃料的供应格局。中国天楹在吉林辽源、黑龙江安达布局的绿色氢基产品产业集群,绝非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依托东北风光资源禀赋,构建起能源生产与绿色转化的区域协同生态。其中,公司辽源项目一期涵盖514.8兆瓦上网风电、430兆瓦离网风电及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成套装备,已全面进入施工安装阶段。安达项目一期包含400兆瓦上网风电项目、400兆瓦离网风电项目、及10万吨绿色甲醇成套装备,其中化工部分已启动土建施工,风电部分即将开工。
根据规划,公司预计将于2026年具备20万吨符合欧盟标准的绿醇供应能力,并在2030年前将产能提升至100万吨。与此同时,还将同步布局SAF、绿氨、绿色甲烷等多条产品线。这种规模化产能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确保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能够满足欧盟“FIT55”方案以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严格标准。
政策资金精准赋能项目建设,市场卡位打通绿色贸易链路
在产能加速落地的关键阶段,国家层面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为中国天楹项目推进注入强劲动力。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5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等具备战略意义的领域,以定向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0 月 31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披露,5000 亿元资金已全部精准投放至对应领域项目。其中,中国天楹辽源、安达两大项目成功获得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2.8亿元资金支持。
从金额来看,2.8 亿元虽在 5000 亿元的总规模中占比不大,但其背后的战略价值远超资金本身——这不仅是国家对项目技术可行性、环保价值与行业引领性的权威背书,印证了项目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示范意义,更是对中国天楹 “风光储氢氨醇” 一体化布局与国家绿色贸易战略高度契合的直接肯定。这笔专项资金将定向用于辽源、安达项目的项目建设,为项目按计划达产提供坚实保障,也为后续企业参与全球绿色燃料贸易筑牢产能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端的精准卡位为中国天楹打通了绿色贸易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全球航运业脱碳带来的燃料替代需求,近两年,公司分别与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氢基产品消纳、绿色燃料储运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将生产的绿醇、绿氨等产品供应航运市场。战略合作精准切入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核心需求,将中国的绿色燃料产能与全球航运供应链深度绑定,助力中国在全球绿色贸易格局中从“参与者”逐步升级为“主导者”。
在商务部绿色贸易政策的方向指引与发改委政策性金融资金的精准赋能下,中国天楹的新能源布局正释放强大的竞争力。从技术突破构建壁垒,到产能落地形成供给能力,再到市场合作打通贸易通道,公司已构建起适配全球绿色贸易需求的完整生态。随着项目逐步投产与全球供应网络完善,中国天楹不仅将承接政策红利实现自身增长,更将为我国绿色能源贸易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彰显“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