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软通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81亿元,同比增长25.99%,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同比收窄7.60%至1.4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20%。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季度业绩拐点出现,实现扭亏为盈。单季营收87.70亿元,同比增长23.93%、环比增长25.10%,归母净利润0.55亿元,环比增长127.8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表现出色,第二季度达到13.58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73.92%,公司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盈利拐点初现: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成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成核心增长引擎,实现营收67.56亿元,同比激增72.77%,营收占比升至42.81%,软硬一体战略成效全面显现。
该业务增长得益于信创政策红利下的重大项目落地以及产品的多线出击。项目进展上,先后中标北京市2025年终端设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中国移动4.27亿元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项目、中国联通10万台办公电脑集采项目。产品端,旗下“软通华方”(清华同方计算产品唯一合法传承者)实现京牌京产首台服务器下线,推出麒麟9000C、兆芯KX-7000系列等20余款信创新品,发布业界首款四卡液冷工作站(端侧可运行最大70B模型);“机械革命”稳居国产电竞PC第一阵营(京东游戏本销量第三、拼多多/抖音笔记本销量第二),“恒悦”切入商用市场,海外斩获巴基斯坦10万台、沙特3万台笔记本订单,完成从硬件代工到“技术+服务+生态”输出的升级。
战略业务突破:智算与鸿蒙双轮驱动长期增长
智算服务是公司长期增长的前瞻布局,软通动力采用“联营共建”模式探索算电一体。上半年,公司牵头中标“韶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国家级项目(国家算力网核心枢纽),深度参与国家算力大通道规划,推进宁夏、福建、张家口等区域算力调度平台建设;自主研发的天元智算服务平台已商用,接入DeepSeek等主流模型提供算力租赁、模型调优服务,此前成功中标山东钢铁集团“AI+钢铁”项目,通过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
鸿蒙生态领域,公司推进开源鸿蒙PC、大屏研发,完成多款教育软件鸿蒙化移植,深化20余个矿鸿业务场景布局(60余项资质认证),联合华为发布搭载SwanLinkOS5的开源鸿蒙AIPC及智能交互平板,实现“芯片-操作系统-整机”国产化闭环。行业应用端,为天津港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为陕西丝绸之路集团推出鸿蒙元服务,目前服务超100家鸿蒙生态伙伴,形成“咨询+开发+运维”全链条能力。
研发与国际化:技术壁垒与全球布局同步强化
研发创新为业务突破提供支撑。软通动力锚定AI前沿,以AI工程化能力为基础,赋能行业智能和场景智能,与科研机构和产业龙头在算力、算法、框架、场景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围绕AI算法、数字孪生、具身智能布局:打造“1+4+N”AI工程能力矩阵(落地玉柴动力、艾比森),自主研发的iSSMeta-Green碳管理平台在重庆龙兴足球场实现能耗降18%;发布天擎S1(双足)、天擎A2(轮式)人形机器人,中标无锡1.58亿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项目,推出3款复合机器人并与北京建工六建合作拓展建筑场景,成功实现从实验室转换为量产。
国际化布局加速注入增量。软通动力推出“iSoftStoneDigital软通国际”品牌,启动“出海2.0”战略,马来西亚全球交付中心落成;除巴基斯坦、沙特笔记本大单外,中标某AI废钢检测项目,与中东伙伴达成合作,并与某大型ICT领导企业日本、腾讯日本、新日铁签署框架协议,形成“产品+服务+生态”本地化模式,海外市场多点突破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软通动力在财报中明确了“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的新定位,以“软硬一体”为核心引擎,成功实现从“软件服务商”到“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未来,随着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AIPC智能制造基地和怀来智算中心(一期)等项目的推进,软通动力正在加速蓄力面向未来的持续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