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豪美新材(股票代码:002988)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97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7,492.55万股。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华东与华南地区汽车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及零部件产能扩建、研发创新中心建设、华南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计划投入2.32亿元建设研发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汽车高性能轻量化零部件”“低空飞行器用轻量化机体与动力系统结构件”“机器人轻量化关节与结构系统”“高散热液冷散热器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等多个前沿方向展开技术攻关。此举旨在把握低空飞行器、机器人、液冷散热等高增长、高附加值新兴领域的市场机遇,为公司构建新的盈利增长点。
首次转型成功:从传统铝型材到汽车轻量化平台
豪美新材原为建筑及工业铝型材供应商,近年来依托在铝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实现向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轻量化铝基新材料企业之一。
公司已构建涵盖熔铸、模具设计与制造、挤压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能力,产品包括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及轻量化底盘件、安全件等十余类汽车部件。客户覆盖凌云股份、长盈精密、英利汽车、卡斯马等主流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终端应用车型广泛涉及奔驰、宝马、丰田、本田等外资及合资品牌,以及广汽、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还包括小鹏、赛力斯、小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
根据CleanTechnica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24万辆,2016-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7.9%。根据国金证券数据,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19.7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时,铝合金凭借其优异的强度重量比、成型工艺灵活性及循环利用价值,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核心材料。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用铝量将达到383万吨,2022-2025复合年增长率为36.08%。
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加速,公司相关业务持续高速成长。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汽车轻量化项目定点超过400个,2025年上半年新增定点70个,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业绩方面,汽车轻量化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1.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2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次募投项目中,公司拟投入4.79亿元用于华东汽车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及零部件产能扩建,计划在安徽建设生产基地,以就近配套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同时拟投入5.54亿元用于华南地区相关产能扩建,旨在扩大挤压与精加工能力,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上述举措进一步彰显公司对汽车轻量化业务前景的信心。
二次布局启动:前瞻切入新兴赛道,拓展轻量化平台边界
在巩固汽车轻量化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正积极拓展以铝型材为核心的新材料与新应用领域,战略布局延伸至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及液冷散热器等新兴赛道。
在低空飞行器方面,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测算,2024年低空经济铝材消费量达87万吨,对应市场规模235亿元,2025年预估突破125万吨,对应市场规模3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6%。在人型机器人方面,根据华鑫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超205万台,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870.3亿元。其将带动铝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100.86亿元,镁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36.89亿元。在液冷散热器方面,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为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预计2024年到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6.8%,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2亿美元。
随着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轻量化已成为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路径。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凭借优异的强度重量比与成型工艺性能,在上述领域的机体结构、关节部件及动力系统中具备广阔应用前景。在液冷散热领域,铜铝复合材料也因其优良导热性能和轻量化特性展现出巨大潜力。
公司表示,研发中心的建设将助力其在低空飞行器、机器人、液冷散热等新兴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在未来铝型材产业竞争中的先发优势,开启轻量化平台布局的新阶段,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