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季度行至半程,A股在4000点关口蓄势整固,市场博弈加剧,但政策、基本面与流动性已形成三重支撑。展望新程,如何抢先布局来年行情?11月14日,2025富国基金四季论坛(冬)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登高博见,运筹新程”为主题,券商首席分析师与富国基金投研人员齐聚一堂,共话海内外宏观经济趋势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次论坛由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组成,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富国价值优势基金经理孙彬、富国洞见价值基金经理白冰洋、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基金经理汪孟海、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蔡卡尔、富国中证1000ETF基金经理金泽宇、富国双利增强基金经理张育浩、富国信享回报12个月持有基金经理易智泉,富国稳健双鑫基金经理朱晨杰受邀出席。
上午主论坛,荀玉根、孙彬分别从A股策略与权益投资的视角进行了分享。下午两个分论坛上,白冰洋、汪孟海、蔡卡尔、金泽宇、张育浩、易智泉、朱晨杰分别从A+H市场、ETF解决方案、稳健投资等视角带来了对于后市的最新见解。本次论坛超40家平台同步直播,广受市场关注。
主论坛:
牛市远未结束,未来有望迎来权益的大时代
上午主论坛,荀玉根以“决胜四季度,策略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荀玉根表示,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热、经济冷,背后原因是经济面临新旧动能的切换,走出困局,从抗通缩开始,去年9.24以来,政策从稳增长转向抗通缩,政策和资金利好频出之下,股市回暖,带动内需,进一步促进消费。借鉴1999年5.19行情,当前牛市远未结束,或步入第二阶段。
以“出海的星辰大海”为主题,富国价值舵手孙彬分享了其对于权益资产的最新观点。孙彬分析,基于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投资聚焦于高潜力市场的企业,或为布局未来的明智之举。伴随过去30年间房产属性的变更,未来或将迎来权益投资的大时代,投资中重点关注出海、创新药,以及以智驾、军工为代表的各行各业涌现的“DeepSeek时刻”等较为具有确定性的机会。
分论坛一:
从主动和被动视角,共话A+H市场机遇
下午分论坛一,进取投资论坛上,白冰洋、汪孟海、蔡卡尔、金泽宇以价值投资、港股机遇、ETF投资策略为主题展开了深度分享。
作为富国价值派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白冰洋表示,投资中做到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很困难。当前我国出口仍具韧性,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开拓,我国科技成长多数海外收入占比高位继续提升,PCT专利数量亦明显增长,近年我国在通信、新能源、创新药等领域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白冰洋强调,投资中需要“反套路”,即在不理性的市场中寻找理性。
深耕港股市场投资,谈及港股流动性的改善,汪孟海表示,近期主动外资对中国配置比例有所提升,中长期来看,国内基本面或为决定外资流向的关键和主导。当前恒指估值达到10年估值中枢的正一倍标准差,市场情绪明显修复,未来伴随更多A股龙头赴港上市,AH折溢价指数中枢或将继续下移,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香港市场的供给,看好香港未来20年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在管多只ETF基金,蔡卡尔从绝对收益的视角分享了ETF配置策略。蔡卡尔表示,该策略以上层资产配置,底层多策略增强构成,上层策略通过A股、港股、美股、债券、黄金等多资产配置,追求长期稳定的绝对收益,资产的选择上以均衡性宽基指数为主。底层策略则针对权益、债券和黄金分别采用Smart Beta增强和行业轮动策略、久期择时策略、多因子择时策略等,力争实现绝对收益。
金泽宇则从相对收益的角度分享了ETF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分层抽样和优化抽样两种用ETF跟踪指数的方法,前者的优势是跟踪误差来源可控且直观易懂,可解释性较强,可通过精选底层资产获取超额收益,后者则可兼顾多维度的投资需求。鉴于A股呈现风格轮动的特征,金泽宇表示,ETF跑赢指数需综合运用四象限风格轮动、多因子行业轮动等策略,致力捕捉不同的机会。
分论坛二:
行稳致远,共议资产配置之道
下午分论坛二,稳健投资分论坛上,张育浩、易智泉、朱晨杰针对大类资产配置、黄金和“固收+”等热门话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展望2026年宏观经济,张育浩认为,明年正值“十五五”开局,政策预计将延续总量加码、节奏前置特征。综合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变,年内基本面向下风险和PPI回升幅度不足都制约了利率上行空间。具体到后市大类资产的配置,A股有望维持强势,AI与反内卷板块值得关注,港股互联网配置价值凸显,美股在AI竞赛与降息周期支撑下整体偏强,黄金投资价值有望提升。
资深权益基金经理,富国稳健派代表之一,易智泉指出,AI是时代的大命题,对比中美AI资本开支和科技巨头的现金流,中国AI或走在更有竞争力的道路上。当前时代突出的矛盾之一是财政赤字和债务扩张,欧美主权债务风险攀升,推动黄金成为资产价值的重要锚点,近年各国央行与居民同步加仓。大变局时代,重点关注穿越周期的成长性资产、黄金,以及红利+固收类资产。
在管多只“固收+”基金,朱晨杰表示,近年我国持续处于低利率环境,"资产荒"倒逼投资者转向“稳健+增值”需求,“固收+”凭借债券打底、多元增强的策略优势,已成为资管市场的核心赛道,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动态再平衡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在不同资产性价比发生变化时动态调整权重,实现“涨时控仓、跌时补仓”的逆向操作。展望后市,债市风险可控,重视票息,股市长期向好,但需谨慎追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