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宇树科技正式发布旗下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G1-D以及一套覆盖“采集—标注—训练—部署”的全流程数采训练解决方案。作为宇树科技的重要股东,首程控股(0697.HK)正伴随宇树的代际技术演进,在产业投资、算法训练、实际场景落地等多个维度同步深化布局,加速形成贯通“核心技术—模型训练—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机器人战略。

这意味着,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正在从“运动能力的极限展示”,迈向“可规模化的实际应用”,产业化步伐明显提速。
一、宇树推出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G1-D,具身智能迈入“实用化阶段”
G1-D是宇树科技在G系列后的首个轮式人形机器人平台,也是公司面向产业化推出的第三个通用应用方案(前两者分别为足球机器人G1-Comp与拳击机器人“铁甲拳王”),标志着宇树从运动能力验证走向日常任务执行的关键节点。
G1-D搭载19个主要自由度,其中双臂各7个、腰部2个、立柱1个,并加入轮式底盘,实现“轮式+升降”的复合式运动结构,使得机器人在0—2米的垂直空间内实现作业覆盖。其升降精度可达±0.5mm,末端夹爪精度±0.1mm,遥操作延时低于100ms,数据采集频率最高可达60Hz。
宇树还同步推出一体化数采训练平台,覆盖数据采集、标注、审核、资产管理到分布式训练与部署,支持主流开源模型框架。借助该系统,开发者可实现“一键训练”,并利用高保真3D仿真资产进行测试,显著降低机器人学习复杂操作的成本。

相关能力可应用于前台接待、货架整理、巡检、家务等真实场景,宇树已在全身遥操作演示中实现垃圾投放、擦桌、扫地、洗碗、整理杂物等操作,场景落地能力不断增强。

二、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战略:从技术投资走向场景化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正在形成
宇树科技的技术进展并非孤立事件。在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战略体系中,宇树与松延动力、加速进化、银河通用、星海图等被投企业共同构成了“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矩阵”。这一矩阵覆盖从底层控制、智能算法、整机平台到开发者生态的关键能力,是国内最完善的具身智能投资结构之一。
但首程控股的核心优势并不仅在于“投得准”,而在于其能将这些能力真正落到场景中去,形成产业闭环。
过去一年,首程控股已在多个城市完成机器人场景化落地,包括:
医疗场景:国产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国产蛇形臂手术机器人在北大首钢医院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成为国产高端医疗机器人临床化的重要里程碑。
教育场景:加速进化T1机器人进入北京民大附中,松延动力机器人走入校园互动课程,新疆和田“机器人进校园”项目全面铺开。
文旅与消费场景:北海公园咖啡机器人投入运营;北京融石广场、成都春熙路、首都机场T3三地开设“陶朱新造局”机器人体验店。
出行场景:全国首个自动充电机器人系统在成都ICD停车场完成超1200车次测试,用户满意度达到97%。
科技传播与公众教育:“首程W机器人直播间”在首钢园吸引数万线上观众,成为具身智能的城市级展示窗口。
这使首程控股成为行业极少数既能投资技术端,又能大规模承接落地端的产业方。随着宇树推出可直接面向家庭、商业、工业的G1-D平台,首程的场景网络将进一步提升其产业整合能力,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型。
三、产业加速与政策共振:首程控股有望成为“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的代表性上市公司
2024—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人形机器人被列为国家“未来产业重点突破方向”;“机器人+”行动覆盖52个重点场景;教育数字化战略强化智能设备课堂渗透;医疗器械国产化全面提速;文旅智能设备纳入“智能消费品”鼓励范围;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鼓励自动化补能技术……
首程控股已经在这些政策指向的核心场景中完成实际部署。随着宇树科技等企业进入商业化窗口期,相关产业链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而首程作为兼具投资、场景和运营的上市平台,其战略价值将更加突出。
宇树G1-D的发布代表中国具身智能从“炫技时代”迈向“实用时代”;而首程控股的战略布局,则展示了如何让技术真正进入城市、家庭与公共空间,形成商业级链条。
四、技术突破遇上场景落地,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进入“兑现能力”的关键阶段
宇树科技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与新平台,正在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向可规模化应用迈进。与此同时,首程控股通过上游投资、中游生态构建和下游场景落地,将机器人技术真正带入医疗、教育、消费与公共服务场景,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实践体系。
当行业从“看未来”走向“看落地”,具备“可验证能力”的企业将最先获得资本市场的重估。宇树科技的技术突破与IPO提速,为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战略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而首程控股正在成为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中最具产业抓力与场景承载力的上市公司之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