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发了公众关注。
有HR反映,在BOSS直聘发布“前台”招聘信息时,被提示该职位为竞招职位,需付费发布。另有其他公司HR称,招聘“洗碗工”、“服务员”等基础岗位也有类似情况。
原来企业发布招聘信息还要付费?一些求职者感到困惑,现在都是人要抢岗位,为什么企业发岗位信息还要付费呢?还有很多新手HR和不常接触招聘的中小企业主,也会感到困惑。
简单来说,当企业在BOSS直聘这样的招聘平台付费发布职位时,并不是在为“发布职位”这个动作本身付费,而是在为招聘效率付费。
试想一下,HR可以把招聘信息发到朋友圈、发到社交媒体上、贴到公司门口,为什么一定要到招聘网站上呢? 因为BOSS直聘这些招聘网站上有足够多的“人流量”,可以让招聘信息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关注,让HR在规定时间内招到合适的人。
特别是“前台”、“洗碗工”、“服务员”这些岗位,看似门槛低,很多人可以做。但同时也有很多企业需要,招聘方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以前台为例,几乎每一家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处于哪个行业,都需要前台或行政文员。
所以付费到“人流量”更多的地方发布职位,甚至是花更多钱争取更好的曝光位置,都成为许多HR和企业出于效率考虑的选择。
像这种为买“人流量”付费的商业模式,也是互联网公司常见的商业模式。例如商家要在外卖平台、电商平台上获取更多订单,内容创作者要在社交媒体上活动更多阅读,都是类似的逻辑。
一位从业10年,目前任职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HR刘女士建议,如果公司常年招聘多个岗位,购买一个企业套餐(通常包含多个职位发布)会比单独购买一个前台职位更划算。
同时,刘女士强调,企业HR不要认为如今的“求职”真的是“求”,企业随便发个岗位就有很多人投递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描述清晰、突出公司亮点(如氛围好、不加班、有发展空间等)的JD也能帮助HR吸引到更优质的候选人。
还有一些场景下,企业可能并不缺关注度,例如大型互联网企业、制造业和国央企的校园招聘,可以说简历一收一大把,为什么还要向BOSS直聘等招聘网站付费呢?
这是因为,数量巨大的简历,也意味着庞大的筛选、沟通、面试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BOSS直聘这些招聘软件付费工具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通过精准筛选和主动出击,来帮助HR降低这个隐性成本。
都说企业的钱永远都是理性花费,在招聘行业这里也成立,从买人流量到买筛选,本质上企业都是在用钱换时间、换效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