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665.SH,以下简称“康隆达”)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康隆达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95%。
2025年上半年,康隆达紧密围绕董事会战略部署,聚焦打造“更低成本、更优品质、更高效率、更前沿产品、更垂直生产链、更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优势,深入践行“让生命更安全、让生活更幸福”的企业使命与“为客(用)户创造价值”的经营宗旨,坚持“用产品说话、让客户成功”的经营理念及“市场多元化、客户中大化、产品高性价比化、经营差异化”的新四化经营方针,扎实推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重点工作,成功开创了企业业务新局面并创造了新的业绩。
手部防护业务纵深推进
作为国内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领域的领军者和首家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康隆达持续深耕手部防护业务领域,凭借二十多年的深厚积淀,康隆达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电脑程控无缝手套编织机和PVC点珠、PU浸涂、乳胶浸涂、丁腈/氯丁腈浸涂等深加工能力的综合型企业,产品涵盖九大类、三十多个系列、百余种,其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一。康隆达产品线涵盖耐磨、抗切割、抗撕裂、抗冲撞、防化、防静电、耐热耐寒及一次性丁腈手套等多元化品类。
上半年,康隆达通过不断优化产销品种结构、开发新技术及推广高性价比产品,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毛利率,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南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全球用户网络。
强化越南基地先发和战略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康隆达的业务布局展现出了高度的前瞻性。自2020年初起,康隆达就在越南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相较于国内竞品企业,康隆达的越南生产基地在能源、人工成本方面低三分之一以上,并享有相对更低的税费负担,先发战略优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康隆达在公司越南生产基地一期产销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流程管理、深化本土化队伍建设等手段,有效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能,并借助优化流程规范实现项目优质高产。此外,康隆达通过推行“三张表”日常经营管理模式,使公司越南基地能更高效地满足美西方进口商供应链调整的需求,成功将企业的产能优势转化为订单优势。尽管上半年公司面临美国对等关税冲击、非美市场竞争加剧、需求趋缓及GGS出表等挑战,康隆达依然依托旗下越南生产基地保障了自身手部防护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康隆达越南生产基地一期产能规划建设已稳健落地,二、三期规划稳步推进中,公司现已拥有12条一次性丁腈手套生产线和20条劳动防护手套生产线。
值得关注的是,为优化资产结构并提高运营效率,康隆达于2025年2月完成了对控股子公司美国GGS转让给Globus Americas Holdings, LLC的交割。此举将进一步优化康隆达对子公司的管理,降低费用成本,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集中资源促进越南基地发展,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发展质量。
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
研究表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备高强度、低蠕变性、耐磨损、折叠不受损等特性,可应用于机器人轻量化外壳型材、机器人柔性关节保护件、机器人灵巧手腱绳等。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前夜,材料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预期正在升温。
康隆达旗下全资子公司金昊新材料作为国内最早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现已具备2条干法生产线和3条湿法生产线,年产能约1000吨。公司的单线产能、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性能稳定性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核心技术均来自自主研发,拥有相关专利40余项。
锂盐新材料业务反转向好
锂盐业务方面,康隆达通过“加工+进销”的灵活经营模式,与上下游建立长期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锂云母复合硫酸盐焙烧及隧道窑混合焙烧工艺实现技术突破,其浸出率达90-92%、锂云母回收率8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康隆达锂盐业务历史包袱已实现彻底出清。叠加当前锂盐价格已处周期底部,“反内卷”的趋势加强,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在即,公司后续锂盐业绩有望实现反弹。
太平洋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康隆达目前已基本完成经营质量的深度调整。随着后续越南二期产能的稳步释放,前期困扰企业的历史包袱已基本出清。机构预测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61亿元、2.28亿元和2.9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