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吹响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集结号。
报告指出,中国正处于通过科技发展转型、摆脱传统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类似美国、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至2000年的发展时期,各国在此阶段的突破均需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与实际资金支持。
中银国际在报告中,通过对比中美数十年间市值头部公司的行业分布变化,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美国约20年前(即本世纪初),科技公司才开始进入市值头部行业序列;当前中国科技行业总利润较低,符合发展阶段特征,属于正常现象。”
报告还引用数据,进行了三组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值对比:
1. 中国当前头部GPU芯片公司的总市值,约为英伟达的1/50、英特尔的80%;
2. 中国电子行业总市值刚刚追平银行业总市值;而美国曾经历“银行业市值远超电子行业”的阶段,如今已转变为“电子行业市值远高于银行业”;
3. 中国银行业总市值、通讯服务(Telecom)行业总市值,目前均与美国同行业水平相当,但科技行业市值与美国差距显著。
报告进一步对比“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前者核心聚焦信息传递,当前已不属于前沿科技范畴;后者则是软硬件深度融合的高科技领域,中国若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此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最后,中银国际在报告中强调:“从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及相关科技行业的发展基础来看,已具备突破的能力。当前阶段唯一需要的,是在行业市场化利润暂未跟上时,提供必要的政策补贴与扶持——这与美国、日本当年的做法一致。不应被过度的公平诉求与风险规避考量束缚手脚,需为企业创造盈利空间;通过利润与PE倍数的杠杆效应实现补贴,是效率最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