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运行至今已有三年,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参与持续深化。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突破7200万,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规模更是超过百亿元。系列数据不仅标志着制度框架的日趋成熟,更折射出公众养老意识的深度觉醒。
作为养老投资的重要工具,公募养老目标基金(FOF)在此进程中历经考验。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养老FOF平均累计回报达15.13%。震荡市下,这类产品仍展现出良好的风险收益平衡能力,印证了其作为长期养老投资载体的独特价值。
鹏华基金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孙博斐指出:“养老投资的核心不在于博取短期高收益,而在于通过科学、纪律、可持续的方式,实现财富的长期稳健增值。”在他看来,真正的养老金融必须回归长期主义,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底线,以投资者福祉为最终目标。
这一理念并非空谈,而是植根于鹏华基金在养老投资领域多年的系统性探索。早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之前,鹏华基金就已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特性的深刻理解,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本土适应性的资产配置框架。该框架并非简单照搬海外模型,而是将宏观经济周期研判、人口结构演变趋势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深度结合。在投资实践中,投研团队以中国特色资产配置框架为立足点,将宏观趋势研判与多层次市场洞察相结合,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可持续回报。该框架既注重把握经济周期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又充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力求通过科学化、本土化的资产配置体系保障养老FOF的平稳运作。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22%,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承压,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鹏华基金投研团队提出三大倡议:一是善用税收优惠政策,将每年12000元的税前扣除额度与个税筹划有机结合,实现“省税+增值”双重效益;二是借助专业机构力量,通过养老目标基金实现“一键配置”,避免普通投资者因知识盲区或情绪干扰导致的非理性决策;三是坚持定期定额投资,以纪律性操作平滑市场波动,真正践行“与时间为友”的理念。
站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三周年的新起点,个人养老金发展任重而道远。行业发展或仍面临参与深度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生态待完善等现实挑战。鹏华基金将持续优化本土化资产配置模型,丰富覆盖不同退休年龄段的产品库,并积极探索养老金融与其他场景协同的可能性,竭力满足市场存在的多元需求。
守护老百姓的养老钱袋子,是公募基金的时代使命。孙博斐表示,“我们愿以专业、耐心与敬畏之心,助力每一位奋斗者更有尊严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下,个人养老金制度正从“立柱架梁”迈向“精耕细作”。而以鹏华基金为代表的头部机构,正以系统化的资产配置能力与长期主义的定力,为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