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科望医药招股书更新,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科望医药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上海和苏州,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凭借对免疫学领域的深度积累及持续的前沿探索,科望医药双擎布局肿瘤与自免黄金赛道,构建起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差异化优势的研发管线,其中不乏全球新的髓系细胞衔接器MCE技术平台、FIC及BIC的双抗项目等。公司已有4款重要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包括一个III期,两个II期,另有多个创新性的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
科望医药已累计融资超2.5亿美元。投资方团队堪称“明星阵容“,包括礼来亚洲基金、高瓴资本、大湾区基金、汇鼎投资、腾讯投资、德屹资本、鼎晖投资、Cormorant,元禾控股等多家头部投资机构。 据招股书显示,科望医药在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近6亿美元。
当前在免疫治疗赛道,双抗、ADC、TCE等新兴疗法崛起,老牌靶点持续迭代,免疫治疗市场正高速迈入新周期。业内普遍认为,科望医药的管线不仅呈现出清晰的差异化特征,也显示出较强的后续商业化潜力。拥有顶级资本加持的这家“不走寻常路”的Biotech,正在瞄准新一代免疫疗法的千亿蓝海,其长期价值和未来潜力可见一斑。
MCE创新平台BiME®:破局实体瘤治疗,双线布局肿瘤与自免
近年来,新型免疫细胞衔接器逐渐被视为下一代极具前景的免疫疗法。在该赛道,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押注TCE,且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血液瘤,在实体瘤上的尝试一波三折,较难突破瓶颈。科望医药另辟蹊径,入局髓系细胞衔接器MCE赛道,成为稀缺玩家,即便放眼全球,MCE领域的布局者也屈指可数。MCE的优势在于,其不仅有望解决TCE难以克服的挑战,同时在更广泛的实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展现出潜在价值。
BiME®(双特异性巨噬细胞衔接器)是科望医药自研的技术平台,公司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两大疾病领域均有基于该平台的管线布局,展现出跨适应症的拓展潜力。
在肿瘤领域,BiME®是同时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上的抑制性受体SIRPα和肿瘤细胞上的肿瘤相关抗原(TAA)。该平台通过双重靶向机制,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激活CD8⁺ T细胞免疫应答,最终实现持久而深度的抗肿瘤效应。与许多T细胞疗法不同,BiME®能显著降低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而这正是T细胞活化疗法(如TCE、CAR-T等)常见的安全性挑战之一。临床前研究显示, 基于BiME®平台的双抗分子相较于TCE展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诱导强效的癌细胞杀伤,且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风暴,显示出更优的安全性。基于BiME®平台,科望医药正在推进针对不同实体瘤的项目管线,以释放其广谱抗肿瘤潜力。
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病理性B细胞持续产生自身抗体,是疾病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关键原因。BiME® 开辟全新的作用机制,其核心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等髓系细胞,利用其天然的吞噬与组织渗透能力,对B细胞实现更彻底、更持久的深度清除,并且展现出很好的安全性。这使得疾病具有更长的缓解期,更低的复发率,对难治性患者更好的可预测疗效。科望医药的MCE技术在自免赛道的布局,具有显著的临床和商业潜力。
实际上,BiME® 平台的创新性和全球潜力已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早在 2023 年,科望医药便与跨国制药公司安斯泰来(Astellas)达成总额超 17 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一里程碑交易不仅反映出 BiME® 技术的创新含金量,也进一步印证其作为下一代免疫疗法平台的全球竞争力。
ES014:全球首创、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D39/TGFβ双抗,展现难治性肿瘤单药活性
ES014是科望医药自研的全球首创、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 CD39/TGFβ 双特异性抗体。ES014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开展,并已完成患者入组。在非小细胞肺癌、硬纤维瘤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公司近期将启动 ES014 作为单药用于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患者的 II期临床试验。硬纤维瘤是由 CTNNB1 或 APC 基因突变所驱动,这些突变会导致 β-catenin 通路的异常激活。该通路与促纤维化的 TGF-β 通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两者共同促进了硬纤维瘤的侵袭性生长。同时,硬纤维瘤细胞高表达CD39,ES014通过CD39依赖的方式选择性阻断硬纤维瘤细胞的TGF-β信号,有效抑制硬纤维瘤的生长。
CD39 与 TGF-β 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最关键的两条免疫抑制通路,其协同阻断机制使 ES014 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具备广泛应用潜力。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CD39/TGFβ 双抗市场规模将达到101亿美元,自2029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86.8%1。
ES102:全球领先的六价OX40激动剂,重塑同靶点肿瘤治疗格局
ES102 是一款临床上先进的六价OX40激动剂。目前,全球尚无六价OX40激动剂获批,仅两款进入二期及以上临床阶段,ES102 即为其中之一2。
OX40的激活能够抑制活化T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增殖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增强T细胞抗肿瘤应答,抑制肿瘤生长。由于该靶点在肿瘤治疗上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已吸引多家知名药企相继入局。从结构上看,由于OX40的配体OX40L是三聚体性质,如果将OX40抗体设计成二价或者四价抗体激动剂,将不适合有效的受体集群,而将抗体开发成六价的构型,更接近天然的OX40-OX40L的结合方式,从而更加有利于抗体与多个OX40分子结合。这意味着,相较于同靶点的已有探索,六价的OX40激动剂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将获得更牢靠的机制保证,已经过初步的临床验证。
ES102主要针对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不佳的癌症患者,临床研究已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抗肿瘤活性。在PD-1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头颈部鳞癌(HNSCC)患者中,ES102与PD-1抗体联用显示出突出疗效。
自ES102从 Inhibrx 授权引进以来,科望医药已在中国完成两项ES102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并正在推进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NSCLC的II期研究。Inhibrx 亦在推进ES102的全球开发,2024年6月在美国启动与帕博利珠单抗联用的II/III期注册性试验,用于头颈部鳞癌一线治疗,显示出其广阔的开发前景。到2035年,中国OX40靶点市场规模预计有望达到人民币165亿元3。
ES104:血管生成双抗基石药物,破解传统耐药难题
ES104 是目前中国唯一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 VEGF/DLL4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旨在解决传统抗血管生成药物因耐药性导致的疗效受限问题。科望医药已在中国完成一项针对经多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第一阶段研究。结果显示,ES104 在包括胆道癌(BTC)、结直肠癌(CRC)和胃癌(GC)在内的多种肿瘤类型中展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
ES104自 Compass Therapeutics 引进,Compass 正在美国进行的ES104(CTX-009)联合紫杉醇治疗胆道癌(BTC)的II/III期临床试验,关键数据显示,该组合治疗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17.1%,显著高于紫杉醇对照组的5.3%,提高超过三倍,显著达到主要研究终点(p = 0.031),有望成为胆道癌二线治疗新标准。
胆道癌恶性程度高,治疗选择有限,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生存期不足半年,存在高度的未满足临床需求。ES104 为患者带来了突破性的治疗选择与生存希望。预计2035年,中国VEGF/DLL4双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人民币134亿元4。科望医药正加速推动ES104在大中华区的商业化进程。
创新多靶点疗法布局自免赛道,驱动免疫科学新突破
依托对复杂免疫系统深刻的理解,科望医药已经建立起创新的多靶点自免产品管线,来源于其三大核心策略:多靶点抑制关键促炎细胞因子、调节关键免疫细胞的活性、应用BiME®靶向清除B细胞。基于以上策略,科望医药已经建立起多条管线。其中ES302双抗TL1A/IL23p19,设计用于同时阻断两条关键细胞因子通路,以提供更高的效力与增强的治疗效果。ES302可通过皮下注射,并有望实现季度给药,在应对IBD复杂病理生理机制的同时,提高治疗便利性并减少用药负担。ES304是一种靶向生物疗法,能够将 IL-10 精确递送至炎症髓系细胞,同时抑制Target-M,以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该双重机制在患病组织内提供抗炎作用,将IL10相关的全身毒性降至最低并最大化疗效,有望改善对IBD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赋能原研创新出海新征程
2023年末,科望医药与跨国制药巨头安斯泰来(Astellas)围绕公司自主研发的BiME®平台产生的候选药物分子达成总额超过17亿美元的全球战略合作,标志着科望医药迈出了全球化的坚实一步。
目前,双方正合作推进科望医药原研靶点PD-L1/SIRPα 双特异性抗体ES019的临床前研究。该合作代表中国创新药在临床前阶段即获全球药企认可,是科望医药在创新药物研发、靶点策略与平台技术方面核心实力的有力背书。
未来,科望医药依托与安斯泰来的国际合作,在开发创新靶点、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商业化等方面或将形成可复制的国际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多元的全球战略合作,充分释放创新管线在全球的临床与市场价值。
科学之脑×商业洞见的黄金拍档,核心团队富有全球视野
科望医药以创新为发展驱动,通过自主研发、全球合作、BD等路径经验,逐步构建出独特的轻资产式Biotech发展版图。公司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兼具前沿科学视野与全球商业洞见。两位创始人均有超过25年的生物医药行业经验。联合创始人纪晓辉博士曾任罗氏全球业务发展部副总裁,负责100多个国家的战略合作与并购事务;并曾在跨国公司美国宝洁担任生物技术业务拓展东亚区负责人。联合创始人卢宏韬博士拥有深厚的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背景,曾是再鼎医药创始成员之一,负责其研发科学战略;并曾在拜耳、GSK担任重要研发管理岗。此外,科望医药组建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均是全球顶尖的免疫学专家,为研发决策与管线升级持续赋能。
“前沿技术+国际化团队+一线资本“的顶级配置,将持续释放科望医药的战略价值,为其推动创新、深化全球影响力、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1,2,3,4数据来源:灼识咨询(CIC)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