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指导,笃行新起点(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智慧教育与教学创新成果交流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题,吸引线下近400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现场参与,线上超万人同步观看直播,共同聚焦智能时代教育教学转型与创新实践。

本次交流会由多所高校支持,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设置主会场报告、平行分论坛、圆桌论坛、工作坊及颁奖典礼等多个环节,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内容覆盖AI与教育融合的核心领域与前沿方向。

主会场聚焦核心:顶尖专家共话教育升级,引领AI教育思潮
11月15日上午,主会场以“应变筑基 融创教学”为主题,展开高水平学术报告与圆桌研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洪化清教授带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创新”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生态的重塑作用;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聚焦“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分享前沿技术在课堂场景的应用实践。随后,复旦大学陆昉、武汉大学黄明东等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展开圆桌讨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多元思路。




11月16日上午,主会场以“跃升协同 数字共生”为核心议题,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涛教授、武汉大学彭敏教授与华侨大学杨洪涛教授等专家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专题圆桌论坛,探讨AI技术在教学组织创新中的实践路径。大会同期举办全国高校“智慧课程”最佳案例颁奖典礼,表彰一批教育数字化创新标杆成果。随后苏涛教授与于歆杰教授还分别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AI时代教育创新机遇作主题报告,为大会提供前沿学术指引。





平行分论坛深耕实践:多维度破解教学痛点
11月15日下午,五大平行分论坛同步开展,精准对接教育教学实操需求。天津工业大学姚飞教授授课的“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打磨工作坊”,聚焦大赛评审标准,助力教师提升创新报告撰写质量;北京大学陈江教授授课的“智慧课程设计与评价工作坊”,从目标构建、资源整合到评价重构,全流程指导课程智能化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王珏老师授课的AI大模型教学实操,讲练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如何个性化教学与教学科研效率的提升;知识图谱赋能“四新”课程、元宇宙场景教学等主题分论坛,分别由北方工业大学徐继宁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刘学莘教授等专家主持,通过理论分享与实操演练结合的方式,让参会教师沉浸式感受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大会成果:搭建交流平台,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
本次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汇聚国内外教育智慧,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念碰撞、经验分享与教学改革方向。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大会内容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可行路径。未来,大会成果将进一步辐射推广,助力更多高校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