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的年度盛会COP30即将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的贝伦市召开,“绿色行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主题。这场盛会不仅推动各国加速绿色技术研发与低碳产业合作,更让一个关键问题凸显:全球绿色人才供需正面临显著失衡。尽管具备绿色技能人才的招聘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6%,但人才供给增速持续滞后,成为制约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供需增速双降:缺口收窄源于招聘放缓,结构性矛盾未缓解
领英最新发布的《2025气候人才盘点》及即将推出的《全球绿色技能报告》揭示了全球绿色人才市场的复杂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绿色技能需求同比增长7.7%,较2024年的11.2%有所回落;同期绿色技能供给增速仅为4.3%,同样低于2024年的5.5%。从表面看,绿色技能供需缺口从2024年的约6%缩小至3.4%,但这一变化并非源于人才供给的实质性增加,而是受全球企业整体招聘需求放缓的影响,绿色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从岗位动态来看,全球绿色岗位招聘整体增速下降3.8%,供给增速下降1.2%。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可持续岗位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0.4%的负增长。区域层面,主要经济体表现分化:德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绿色岗位正增长的国家,而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均出现需求放缓,反映出不同国家在气候政策推进、绿色产业布局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绿色人才市场的不均衡性。尽管供需增速有所下滑,但绿色职位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中的热度丝毫未减。领英数据明确显示,具备绿色技能人才的招聘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6%,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企业对绿色人才的重视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在持续提升。

企业之所以“押注”绿色技能,核心原因在于其多元价值: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更能在降低气候相关风险、控制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发展韧性,并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如今,绿色技能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环保部门,而是渗透到供应链、财务、技术等多个业务领域。供应链经理需评估气候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财务分析师需将气候风险纳入投资模型,软件工程师需优化代码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绿色技能正成为职场人不可或缺的“通用竞争力”。
行业与人群:科技行业领跑招聘,Z世代青睐绿色职业
从行业维度看,科技行业是绿色招聘增速最快的领域。2021年至2025年该行业绿色岗位年均增长率超过11%。细分技能需求中,能源管理技能增长最为突出,2025年新增比例达17.4%。同时,受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与AI产业巨额能耗挑战的双重影响,企业在运营效率提升、废物减量、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技能需求呈激增态势。
人群层面,年轻一代对绿色职业的偏好尤为明显。领英调研显示,全球四成职场人士希望从事能源转型或气候行动相关工作,其中千禧一代比例升至五成,Z世代更是高达六成,成为绿色职业需求的核心群体。然而,矛盾的是,三成职场人表示自己缺乏进入绿色岗位所需的必备技能,近半数称无法获得系统的绿色技能培训机会。“高意愿”与“低能力”的错配,进一步加剧了绿色人才供需失衡。

面对全球绿色人才供需失衡的现状,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探索破局之道。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指出:“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绿色竞争力不仅意味着ESG合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品牌声誉和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已将绿色技术与理念融入海外供应链各环节。在海外项目中主动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其ESG指标持续向全球标杆看齐。王茜建议“企业将绿色技能和人才培养纳入绿色战略中”,针对未来ESG领域将催生的中高端岗位提前布局,如中小企业所需的ESG咨询师、大型企业所需的绿色技术引领人才,将商业战略与ESG可持续战略深度融合。
COP30“绿色行动”的主题,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从理念共识迈向实际履约。唯有以人才优势破解供需失衡难题,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切实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