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近期A股市场高位震荡,银行板块展现出显著的防御属性。截至11月12日收盘,在大盘调整、市场普跌的背景下,银行指数逆势上涨,甚至有国有大行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得益于银行板块近期亮眼的表现,银行股被市场戏称为“银伟达”。这个称谓既体现了投资者的幽默,也反映了市场对银行板块强势表现的认可。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源于多重因素共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长期资金持续增配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强化,三者共同推动了银行板块的走强。
避险需求是推动资金流入银行股的关键因素。近期A股成长赛道遭遇显著回调,资金出于避险需求,开始从高波动行业流出,转向低估值、高分红的防御性板块。
银行股的高股息特性成为吸引资金的重要优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2日,中证银行股息率约为3.89%,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1.80%的收益率水平,这种“类固收”属性使其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防御性首选”。
保险资金与长线资金的持续增配是另一大重要推动力。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统计,2025年三季度,险资对银行板块持股数量逆势增持83.6亿股,配置银行数量增至23家,其中10家获增持并有多家新进标的。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余展昌指出:“当前市场到了关键点位,处于高位震荡,科技的热情有所回落,资金开始重新审视红利的配置价值。”
在他看来,银行股的逻辑在于“锚定股息和负债端驱动”。前期指数上攻过程中银行出现较大回撤,股息率又回到了相对合理的区间。特别是岁末年初,银行从11月到1月陆续会进行中期分红,对有股息配置诉求的机构而言可能存在抢跑交易。对于岁末年初的银行板块,可以考虑以绝对收益心态进行布局。
对于银行业的整体基本面,余展昌持稳健看法:“稳定,仍然是2026年银行业业绩的大概率情况,我们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同比保持平稳,主要源自净息差压力进一步缩小。”
余展昌进一步分析称:“科技不一定会减,但是新的钱还是会把前期跌下来的银行配置上去。”在他看来,资金未来可能在高股息板块与成长板块之间进行均衡配置。
银行业基本面已呈现边际改善迹象。经过几年的降费让利和高基数压力消化,手续费收入增速有望企稳回升;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相关敞口仍然是不良生成的主要来源,但公司业务敞口仍然保持稳定甚至改善的净不良生成率趋势;预计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主要表现为银行牌照数量快速减少,行业竞争和经营格局改善。
随着经济复苏态势明确,银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鹏华银行ETF指数这类工具化产品,可以便捷地把握银行板块的投资机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