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8日,“智领未来,链动生态|余姚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接会”在余姚云山蝶来酒店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院士专家、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代表、产业链企业代表以及资深投资人等50余位嘉宾,围绕“智”与“链”两大主题,在机器人智谷小镇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以“智”为核,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权威专家谭建荣现场分享了产业技术革新趋势与场景应用前沿,为余姚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自机器人智谷小镇启动建设以来,余姚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引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项目42个,通过项目落地和柔性引才等方式,吸引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级专家96人,院士专家16人。今年以来,开发区启动产业招商数字资产建设工程,构建“一图一库”,系统开展产业链扫描,联合省级产业研究机构编制产业链分析报告并绘制产业招商地图,推动招商决策由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助力产业链向上拓展、向下延伸,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同时,组建“招商服务专员”队伍,并引入机器人产业集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担任招商顾问,为项目提供从签约至投产的全流程服务。



以“链”为脉,活动现场嘉宾围绕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融合展开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并现场签约3个优质机器人项目。近年来,余姚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力建设机器人智谷小镇,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94家,其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76家,初步形成了涵盖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延伸至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制造与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园区企业已成功研发省级以上智能制造首台(套)产品25项,覆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十大标志性产品中的7项,并突破工业机器人五大核心零部件中的两项关键技术,特别是在35项“卡脖子”技术中,成功攻克第5项——触觉传感器的技术难题。

本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是余姚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积极培育产业新动能的具体实践。未来,余姚经开区将持续深化政企研协同,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推动机器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更强动力。(陈婷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