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12日, “成都企业出海路演·国际机构天府行”系列活动在成都成功举行。本次路演活动由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主办,是成都金融周赋能平台的重点工作,得到了成都市政府部门、区县和百余家优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天府行工作重点聚焦中亚、欧洲及中东三大区域市场跨境投融资机遇,采用双向路演模式,通过跨区走访调研、集中项目展示、闭门研讨交流和合作签约等多元形式,高效对接成都优质企业与国际市场投资者,邀请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政府机构、监管当局、国际组织、服务机构的高级别代表,与本土数百位业界和商协会嘉宾参会。
在成都相关政府部门和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支持和参与下,跨国企业和国际机构代表也在三天时间内密集调研走访了高新区、锦江区和天府新区,深入了解成都发展的经验与模式,与园区和企业探讨跨境投融资合作,并与市政府代表举行多场工作会谈。相关活动也纳入共同发起和联合主办的“国家月”系列。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路演日”:深化中哈合作,共拓欧亚市场
“中亚地区跨境投资路演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路演日(AIFC Day)”,在成都城市纪录片、哈萨克斯坦国家宣传片和AIFC官方推广片的播放中拉开序幕。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行政长官雷纳特·贝克图洛夫阁下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中哈合作的广阔前景。他表示,过去数年,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第九大国及中亚最大经济体,展现出稳定的经济表现和持续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金融业,凭借其现代化和活力,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表示成都及其所影响的中国西部市场,未来将是中-哈合作的重要一极,成都的创新、产业和服务优势,能够支持未来持续升级的中哈经济合作。他介绍,本次哈萨克斯坦金融代表团成员包括了国家主权金融特区、国家交易所、主权财富基金、铁路公司代表,这是他们第一次造访成都,过去三年,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与成都建立了深度合作,在成都深耕发展,共同提升两国企业的跨境投资水平。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行政长官 雷纳特·贝克图洛夫阁下)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主席巴赫提亚尔·特卢别科夫与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首席财务官扎拉思·穆萨贝科夫详细介绍了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和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的政策优势、赋能生态与投资机遇。
巴赫提亚尔·特卢别科夫介绍,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地处欧洲和亚洲交汇处,凭借其尖端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商业环境,正迅速成为全球投资、创新和增长的中心。2025年3月,阿斯塔纳在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的排名处于独联体国家领先地位。他表示,成都企业在开拓中亚市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哈萨克斯坦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和资本扶持,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也特别愿意成为嫁接哈方和中亚国家投资成都和中国的桥梁。
扎拉思·穆萨贝科夫演讲中深入分享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的发展经验,展示AIX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和流动性的现代交易平台。据介绍,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于2017年启动,2018年11月起全面投入运营,致力于在中亚及更广泛地区培育可靠且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目前交易所已聚集56家交易会员、10家通过花旗银行的全球托管机构以及超220万个人投资者,2024年成交量超过14亿美元。他表示,几天的企业和园区调研令人印象深刻,未来交易所特别希望能在股票发行、绿色债券发行等领域服务成都和西部企业更好的融入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市场。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华内实·阿满泰)
演讲环节,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华内实·阿满泰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投资哈萨克斯坦的政策优势。华内实先生介绍,哈萨克斯坦是欧亚大陆中心的投资机遇之地,作为地区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已与47个国家签已订双边投资保护条约,与55个国家签订避免了双重征税条约。自1991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额超过了4740亿美元,2024年贸易额达到1410亿美元。他表示,哈萨克斯坦有着大量的优质项目等待成都的企业去开拓,成都企业的创新、产能和服务优势,能够将大量项目机会转化成真正的实体投资,为成都企业扩大在中亚市场的影响力。
哈萨克斯坦主权财富基金Baiterek国家控股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提穆尔·奥赞诺夫、哈铁资国际物流有限公司(KTZ Express)总经理谢伊特扎诺夫·萨德⽡卡斯以及中⾦国际副总经理诺扎·加玛⼒别克、中国建设银⾏四川省分⾏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刘春玉等中资机构代表围绕“释放中哈投资合作潜力”展开探讨。
提穆尔·奥赞诺夫表示,Baiterek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全资所有的战略性发展机构,在国家经济关键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公司秉持社会责任原则,致力于推动商业、住房与粮食安全发展。目前,公司管理的投资项目总规模达210亿美元,涉及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出口贸易。提穆尔与随后的参与路演的成都代表企业深入交流,并和会议组织方探讨通过投资引入成都优势产能,以及企业服务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他特别表示,当天路演的企业很多都符合他们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些成都企业所代表的成都创新与产能,正是他所在主权基金所服务哈萨克斯坦可持续转型所亟需,他表示此行和路演高度超出预期,并期待与成都各方推进合作落地。
谢伊特扎诺夫·萨德⽡卡斯介绍,哈萨克斯坦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大动脉,其铁路网络总里程达16006公里,规模位居全球第九。作为欧亚大陆桥的关键枢纽,哈萨克斯坦重点打造的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又称“中间走廊”)已成为中欧贸易的新动脉,2024年经该通道开行的中欧班列达358列,较往年增长了33倍。他表示,蓉-哈未来以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为契机,双边贸易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在本次中亚地区跨境投资路演的最后环节,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分别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将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阿斯塔纳交易所将在产业出海、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研究院将尤其支持其借力成都辐射西部和中国市场的设想,为两城市和两国共同打造打造蓉-哈金融、投资、经贸的新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
成都代表企业出海路演:展现创新活力,推动全球合作
在专题午餐会环节,多家成都代表企业进行了精彩路演,展示了其在科技、金融、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国际化布局。
其中,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有机硅密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出口至40多个国家,参与建设了北京大兴机场、鸟巢、墨尔本Fulton Lane等国内外地标项目,推动绿色建材“走出去”。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BMS、PCS和EMS系统,构建了面向住宅、商用和电网的储能解决方案,产品已在欧洲、拉美、非洲等地落地,助力多国实现绿色转型。一脉云数(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基于大模型与智能Agent平台的工业智能化方案,已在新能源车、重型装备、家电等行业成功应用,显著提升海外客户的数字化运营效率。此外,云祺科技、济通智能、蓝海智能、瀚辰光翼科技等多家企业也展示了各自在数据安全、工程智造、智能装备与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出海成果,展现了成都企业多元化“走出去”的发展格局。哈方机构代表与现场一百余家机构代表进行了沟通,并对路演企业表达了强烈的投资与合作兴趣。
活动期间,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正式发布《全球创新金融研究报告》和“全球创新金融指数”两项专业成果,为全球城市创新金融发展提供测量坐标,为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探索实践路径。同时,上线的跨境投融资数字服务平台整合全球资源,配套推出的“成都出海企业数据库”收录了一批优质企业出海信息,进一步打破跨境合作中的信息壁垒,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欧洲地区跨境投资路演:聚焦德英优势,拓展中欧合作
在本次活动的欧洲专题板块,主办方重点围绕德国和英国市场,邀请多位业内专家深入解析中欧投资前景。法兰克福金融发展中心董事总经理胡博思通过视频连线,详细阐述了中-德和蓉-德金融合作的广阔前景。罗兰贝格研究院高级专家王宇从专业视角就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与中欧投资趋势发表了主旨演讲。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总监赵玉成、数据与分析业务⻄南地区市场总监陈凤则深入探讨了英国市场的投资环境,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服务成都企业出海投融资和决策管理的优势与服务。
中东地区跨境投资简报:解码地缘经济,对接资本机遇
在本次活动的中东环节,主办方特邀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分享观点。牛新春围绕中东地缘经济格局、主权财富基金动向及区域投融资机遇等议题展开详尽的介绍。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傅诚刚基于研究院对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中东市场的研究,为参会机构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分析、政策解读和投资建议,以帮助成都企业把握中东经济转型投融资机遇,提高出海效率,科学管理出海投资风险。
成都金融周:发挥桥梁作用,搭建对接平台
活动期间,国际和国内机构代表团还深入成都市高新区、锦江区及天府新区,开展了一系列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文旅消费新业态,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位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盛赞活动成效,认为天府行活动内容丰富、务实高效,为跨境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与资源。有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目标市场的投资环境,还与监管机构和主权投资机构直接对话,结识大批合作伙伴,了解了丰富的信息,收获颇丰。”
作为成都金融周系列重点活动之一,本次路演汇聚全球智慧,通过高层次对话、专业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成都企业与国际资本之间的高效对接平台,促成多项合作协议签署,为推动全球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路径。
未来,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将持续发挥跨境投融资赋能和创新出海领域的桥梁作用,不断优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服务机制,积极推动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助力更多本土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实现国际化布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