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资本疯狂追逐OpenAI、Anthropic等通用大模型玩家时,国际投行巴克莱(Barclays)却悄悄在香港市场完成了一笔极具信号意义的交易——斥资2.8亿港元大举增持AI垂直赛道龙头宜搜科技(02550.HK),持股比例从2.41%飙升至13.04%,一举跻身重要股东之列。
巴克莱此举绝非偶然。在AI行业普遍"烧钱换增长"的背景下,巴克莱的选择揭示了市场可能忽视的一点:垂直赛道的深耕者,大概率将成为最先真正赚大钱的AI公司。
为何选择宜搜?巴克莱的AI投资逻辑
巴克莱作为全球顶级投行,向来以审慎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它溢价举牌宜搜科技,背后是一套极度务实的投资考量:
1.能赚钱的AI才是好AI - 清晰的盈利模式:宜搜的AI推荐引擎已实现商业化闭环,2024年数字营销收入逆势增长16.7%,广告展示量突破467亿次,业务模式已经跑通且预期2025年营收和利润增长加速。对比那些年亏数十亿的AI公司,宜搜虽然规模不大,但证明了一件事:垂直AI的变现路径更短、更稳。
2.数据护城河比算力军备竞赛更值钱 - 深厚的行业数据壁垒:通用大模型拼的是GPU,而垂直AI拼的还有行业数据深度。宜搜在数字阅读领域沉淀了4470万用户行为数据,其动态知识图谱能精准预测用户兴趣,准确率高——这种数据壁垒,短期极难被复制。
3.RWA打开市值空间 -现今具备吸引力的估值水平 : 6月29日晚间,宜搜科技公告,将与一家香港科技公司就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产品及其他数字资产等项目进行合作,消息刺激次日股价大涨,巴克莱也果断追高入场,其6月30日增持宜搜的均价为5.5058港元,最高价5.7688港元。尽管宜搜股价相比低位已有一些涨幅,但相比同业公司,宜搜的市盈率(PE)和市销率(PS)均极具吸引力,未来随着AI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估值修复空间将极大拓宽。
垂直AI的"闷声发财"模式:为什么小而美极大可能跑赢大而全?
过去一年,AI行业的叙事被ChatGPT、Sora等炫酷技术主导,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大部分AI初创公司仍在烧钱,而宜搜科技却通过深耕垂直领域走出一条新路:其数字阅读和数字营销业务在AI加持下,合计贡献超90%营收。这证明,在AI领域,"小而美"的垂直应用同样能创造持续的商业价值。
更关键的是,它避开了与科技巨头的正面竞争,找到了一条"高效益AI"路径:不盲目追求超大参数模型,而是专注优化垂直场景的小模型。不依赖天价算力,而是通过数据挖掘和算法优化,让现有算力创造更高商业价值。
这种"精准打击"的策略,使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了增长韧性。
下一个爆发点:从AI技术公司到数字资产平台
巴克莱的增持,不仅是对宜搜现状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战略的押注。
近期,宜搜动作频频,背后的野心不言而喻,也向市场展现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不久前,宜搜科技刚刚与华为云供应商签约10年,共同开发基于文化IP的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产品,探索数字资产新蓝海。此外,宜搜计划投资30亿港元在亚洲建设数据中心,未来可升级为超算中心,强化AI算力基础。国际化布局也大幅加速,宜搜将在东南亚推出本土化短剧,在欧美设立游戏工作室,用AI赋能内容出海。
这些动作指向同一个方向:宜搜不再只是一家AI技术公司,而是一个以数据+算法为核心的数字生态平台。
资本的嗅觉: AI赛道进入价值重估时刻
6月20日,宜搜科技在麦格理等投行助力下,战略配售融资1.8亿港元,引入数名机构投资者,加码AI业务布局。深入分析机构的踊跃认购和巴克莱的这笔溢价投资,可看到国际资本传出的市场信号——AI行业的估值逻辑正在改变。市场开始从"唯技术论"转向"商业化能力",从"通用大模型狂热"回归"垂直场景价值"。在这一趋势下,像宜搜这样能赚钱、有数据、估值低的垂直AI玩家,其价值有望得到市场的进一步发现。
如果不久后某天,宜搜的市值突破百亿港元,回头再看巴克莱等机构的这次精准布局,或许会再次验证:最聪明的钱,总是提前嗅到风向。
来源:搜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