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反诈形势日益严峻。作为地方金融的守护者,泸州银行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国家反诈治理要求,将资金安全防护与投资者教育深度融合,以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构筑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
织密资金安全“防护网”。面对诈骗分子层出不穷的“歪脑筋”以及诈骗手段的迭代升级,泸州银行见招拆招精准施策,组建反诈工作专班。该专班对内实现“可疑线索5分钟全行触达”,对外高效对接公安机关平台,实现对风险账户的精准识别与动态管控。更值得称道的是泸州银行探索出对客户资金安全与客户体验间的平衡之道,该行坚决摒弃“一刀切”,严格遵循监管账户分类管理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老人、农民工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在保障正常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效压降涉案风险。
警银联动斩断“诈骗黑手”。此外,泸州银行充分依托金融科技力量,联合公安机关搭建“线索直报通道”系统,实现异常行为“秒级预警”与快速处置。2024年,泸州银行报送的100余条反诈线索直通泸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为破获“海南团伙流窜泸州特大诈骗案”等多起重大案件提供了关键支持,成功拦截涉案资金300余万元。一位远在黑龙江的受害人李某在收到被骗的50万元全款后,激动致电泸州银行并表示“没想到钱能一分不少回来,真要来泸州当面感谢!”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教育”。泸州银行深知,反诈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为此,该行打造“线上+线下”多维宣传阵地。线上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推送反诈情景剧、风险提示案例,用生动形式普及“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口诀;线下,银行各网点滚动播放警示标语、精心设置反诈宣传角落,并联合社区、校区开展“银发课堂”“金融安全进校园”等专题宣讲活动,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在深入的反诈实践中,泸州银行也洞察到,部分投资者因缺乏金融知识而落入“高收益理财”“养老投资”等精心伪装的骗局。为此,泸州银行特别强化投资者教育,不但持续像公众传递“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理性投资理念,并深入剖析常见诈骗话术的识别要点。同时,也引导客户通过官方渠道验证机构资质与产品真伪、并倡导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金融产品等。
当技术防线日益坚固、教育触角持续延伸,泸州银行正以“金融为民”的初心,为千万家庭的“钱袋子”筑牢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