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港股医药板块以强劲姿态重回市场视野,尤其创新药、生物科技等高成长领域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引擎”。从宏观流动性改善到产业创新升级,从医保腾挪空间打开到出海浪潮加速,国产医药行业的“长牛逻辑”持续强化。
在医药行业变革与估值修复的双重提振下,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简称:港股医药ETF;代码:159718)业绩表现亮眼,该产品跟踪的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半年收益率达49.37%,为看好港股医药龙头的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
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基金经理翁欣表示,港股医药表现较好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宏观层面,港股流动性改善推动估值修复;二是结构层面,港股医药企业创新属性突出,创新药公司占比高,在本轮创新药驱动的行情中受益更显著;三是基本面层面,港股创新药板块“含金量”更高,其出海势头更强劲,业绩修复趋势更迅速。
展望后市,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改。 国内医保基金结构优化持续为创新药腾挪空间,其在医保支出中的占比将稳步提升。出海方面,美国FDA特殊审评路径(如快速通道、孤儿药资格)审批增多,叠加海外市场的高定价优势,将持续为创新药企业带来利好。预计2025-2028年间,创新药公司将陆续步入盈利期。
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是市场首批纯港股医药ETF之一,该产品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
该指数创新浓度高、龙头属性更强,覆盖制药、生物科技、医疗设备等产业链,匹配全球医药产业升级趋势;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59.44%,包含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领先的药企。
估值方面,该指数在经历过一轮上涨后仍具备性价比。指数当前市盈率不足28倍,仍处于40%左右历史分位,安全边际与成长弹性兼备。
翁欣表示,,港股市场自身存在估值修复预期,叠加创新药行业的强劲增长动能,“港股+医药”双Beta驱动成为港股医药ETF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整体来看,创新药行情实际上才刚刚起步,板块在调整后有望继续走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
以下为产品过往业绩完整展示,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
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成立于2021年12月1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收益率。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成均(2021-12-16-2024-01-03)、翁欣(2023-12-15-至今)。2022-2024年、成立至今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9.41%/-12.23%、-30.89%/-32.99%、-42.08%/-44.04%、-28.63%/-30.16%。
风险提示: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中风险(R3)。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保证本金。基金管理人和股东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