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现身“要强20载 所向皆星河”点亮未来主题发布会,与会的还有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等相关领导和嘉宾。作为蒙牛集团与中国航天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重要会议,双方就下一阶段深入合作协定达成一致。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唯一的乳制品战略合作伙伴,蒙牛集团荣获“中国航天事业金牌合作伙伴”称号,同时集团总裁卢敏放宣布,蒙牛将与中国航天基金会开启为期10年的新一期战略合作。
结缘2 0 载,要强助力航天梦
当晚主题活动在小朋友们《小星星》的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走过20个年头,航天梦已经深入人心,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奋发成长。作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蒙牛持续为航天员、航天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国家庭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与消费者一起支持航天事业、一同见证航天高光时刻,为全社会贡献更多智慧和健康。
(来自大凉山的果果合唱团演唱《小星星》)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完成载人航天壮举,实现“1”的突破。蒙牛在这一年正式成为第一批“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也是第一个与中国航天牵手的乳品品牌。这20年间,蒙牛从内蒙古大草原出发,成为全球乳业七强。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活动中表示:“中国航天的精神财富,正激励着蒙牛在奔向‘世界牛’的征途中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自主研发 创新助力航天梦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天问”探火,“天宫”落成……只有扎实推动自主创新,才能行稳致远。蒙牛将航天工作作风运用到质量管理中,以全球最严标准不断打造世界级产品,让每一位中国消费者都能享受到航天品质。2016年,蒙牛自主研发的益生菌菌株随神舟十一号在太空翱翔33天后返回地球,蒙牛从中成功分离出2016国人1号和2016国人2号两个航天菌株,成为蒙牛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真实写照。
自主创新、技术突破一直贯穿于蒙牛发展历程中。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蒙牛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在菌种、牧草等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我国婴配粉脂肪核心配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这一创新成果被率先运用在瑞哺恩恩至等系列奶粉当中。今后,蒙牛将把研究重点放在益生菌、合成蛋白等活性物质研究中,提高这类有益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应用。通过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营养健康的美好未来。
携手共进 责任助力航天梦
“少年强,则国强。创新开展航天知识普及,带动更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和参与航天事业,是蒙牛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缩影。今年4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基金会和蒙牛乳业共同发起了“万人共绘航天梦”公益科普活动。
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介绍说:“今年是中国航天载人首飞成功20年,此次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参加共绘活动,亲笔书写数字‘20’ 。”发布会当晚,在观众共同见证下,中国航天基金会和蒙牛集团领导通过书写“要强20载 助力航天梦”完成整幅画作绘制,这幅共绘画作也将被送到中国空间站。
(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致辞)
在品质上,蒙牛向航天食品看齐,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不断创新产品研发,推出了特仑苏沙漠有机、优益C芭乐青椰新口味、迈胜运动蛋白饮、贝拉米有机核桃油等一系列新品爆款。不仅丰富了百姓餐桌,还创造了更多消费场景。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致辞)
作为全球乳业品牌,蒙牛始终坚持将消费者视为核心,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展研发,满足多元化、高品质的乳制品市场。未来,蒙牛将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继续深入交流合作,传承航天精神、践行航天品质,致力于打造更健康、更营养的乳业市场。正如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的期望,蒙牛集团将在航天精神的赋能与引领下,为更多的人点亮人生、点亮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