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钟表的滴答声与海丝文化的脉搏在中国钟表之城漳州同频共振,第七届中国(蓝光杯·漳州)钟表设计大赛于11月23日至24日完成了复评与终审全部环节。经过两轮严格评审,83件凝聚着东方智慧的设计作品最终决出各项大奖,展现了中国钟表设计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张宏光表示:“本届大赛令人欣喜地看到,钟表企业的参赛热情空前高涨,选送作品在新材料应用与技术创新层面实现了显著突破,整体完成度远超往届。这些扎实而富有创见的作品,让我们更加坚信大赛正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漳州市钟表同业公会会长林三栋指出:“我们正全力构筑一个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平台。令人振奋的是,从复评到终评,我们清晰地看到设计作品深植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独特价值——这正是‘漳州模式’最核心的差异化优势。让创意扎根文化土壤,让设计驱动产业升级,这正是我们持续办好大赛的初心与使命。”

专业评审:两轮筛选确保公正
本届大赛采用复评与终评相结合的双重评审机制。在23日的复评环节中,评委们以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听取了参赛坐坐对作品理念的陈述和答辩,然后逐一完成打分。在次日举行的终审会议上,大家听取了前一天复评工作的分组汇报,之后共同认真回顾全部获奖作品,确认评审结果。

严谨的评审流程确保了评选结果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另据大赛评审委员会介绍,本次评审特别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及产业转化潜力三个维度,力求选拔出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备市场前景的优秀设计。

创新突破:东方美学的当代诠释
本次参赛作品展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从深研中华天文历法的斗转星移到致敬传统礼器形制的惊鸿之笏,从巧妙融合非遗工艺的时间纹物到展现闽南文化元素的主题作品,设计师们用当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了东方智慧,彰显出中国钟表设计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

产业赋能:设计驱动转型升级
业界专家认为,本届大赛作品不仅体现了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展现出了中国钟表产业从制造基地向创意策源地转型的坚定步伐。这种转变将有力推动中国钟表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钟表设计的创新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谁会获得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等奖项,将在接下来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正式揭晓,具体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届时,这些凝聚着东方智慧与创新精神的作品将在璀璨灯光下接受行业的最高荣誉,共同见证中国钟表设计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让我们相约2026,在颁奖盛典的荣耀时刻,再次聚焦这片孕育着无限创意的热土,共同期待中国钟表设计带来更多精彩与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