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人发帖说,一位同事在家里用自己的网络投递简历,结果被公司HR发现,还被约谈。帖子作者直呼:“太可怕了,这不是个人隐私吗?现在90%的人找工作不都是在职找吗?怎么平台就能把我们的求职动向卖给公司?”
看到这些评论,不少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自己也怕被现公司盯上。
真相其实没那么惊悚。
热评里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只屏蔽了所在单位,但集团下其他单位HR看到了;有人说,猎头或朋友把简历入库后被共享了,第二天就被领导问话;
正规招聘平台,如BOSS直聘、前程无忧、猎聘等,不会主动把员工求职动态卖给现公司。原因很简单:平台靠的是双边信任——求职者愿意留信息,公司愿意付费招人。
如果平台偷偷泄露信息,求职者不敢用,企业也招不到人,平台自己先死。
平台获取求职者信息必须通过明确授权,一对一、一点对点。违规账号会被封,商业逻辑和规则都不允许平台去“出卖”员工。
那么为什么HR还是能看到你?主要原因有三点:
1、如果简历设置为“对所有HR可见”,公司负责招聘的HR就可能会自然刷到你。
2、大多数平台允许屏蔽现公司,但如果只屏蔽了子公司或单一单位,集团下其他HR依然可能看到你的简历。
3、如果用公司电脑或公司WiFi,即便在家,也可能被内网监控系统捕捉到。这在法律上通常是允许的,只要公司事先告知,并且监控在合理范围内,出于人力资源管理目的,是合法操作。
此外,还有一些情况是猎头或朋友共享简历,这也会被HR发现。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有几个实用操作:
1、用私人设备和网络。切勿用公司电脑、公司WiFi或公司邮箱注册和投递简历。
2、注册专用手机号和邮箱,完全与工作联系方式分离,降低被识别风险。
3、不同平台屏蔽逻辑不同,要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关联公司或子单位。
实际上,“招聘软件会通知HR你在偷偷找工作”的谣言隔一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这条谣言屡见不鲜,主要源于几个因素交织:
首先,很多在职求职者在使用公司电脑、公司网络或公司邮箱投递简历时,行为容易被企业内网或名单匹配发现,但这并非平台泄露,而是操作方式暴露了信息。
其次,平台的推荐和搜索机制容易被误读:简历公开、关键词匹配,HR就可能看到,但求职者往往不理解屏蔽和隐私规则,从而认为是平台主动告密。
再次,职场焦虑放大了认知偏差:在职求职本身带有不确定性,一旦被发现或约谈,很容易把原因归因于“平台出卖”,而非自身操作。
最后,一些局部真实事件,如猎头或朋友分享简历、企业内部监控,也容易被片面传播,形成谣言循环。
综合来看,这条谣言更多是操作误区、平台机制不理解、职场焦虑与局部真实事件被夸大的结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