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际华集团(601718.SH)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1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短期业绩承压。从原因来看,主要受重点客户订单阶段性减少、部分新研发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增量订单两大因素影响,属于行业周期波动与战略转型期的阶段性挑战。
作为国内重要的军需、武警、工装、行配等制式服装及鞋靴的生产基地与整合型系统服务商,际华集团长期为军警、应急管理部门、大型央企等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民生应急领域供给方面,公司拥有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
面对挑战,际华集团主动破局,释放出转型加速的积极信号。公司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两大关键布局:一方面推动高强尼龙、玄武岩纤维、防水透湿膜等新材料的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聚焦单兵产品、野营装备、消防装备等新产品开发,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战新产业落地,为长期业绩增长筑牢根基。
其中,特种尼龙66长丝的突破尤为关键。该材料具备高强度、耐低温等核心特性,既是军警防护、消防救援装备的核心原料,也可广泛应用于民用服装与装具领域。今年6月,际华3542投产的年产2500吨特种尼龙66长丝中试线顺利出丝,标志着公司新材料战略迈出关键一步。这条生产线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产高端尼龙66纤维产业化的空白,将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自主可控提供稳定产业支撑。
随着特种尼龙66项目的投产,际华集团将具备从纺丝、纺纱、织造、印染、膜复合到家纺制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形成全链条的产品体系。推动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军警面料、应急防护面料、个体防护职业装面料及功能性家纺面料供应商,进一步巩固行业竞争优势。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公司联合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全力推动“稀土+”复合技术在纺织、安全防护、军事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系列。通过这一技术,普通材料可升级为集成阻燃、抗菌、抗紫外、热管理等功能的多功能材料,大幅拓展应用场景。
依托“纤维+稀土”复合技术,际华集团的产品矩阵正全面升级:在安全防护领域,拟推出阻燃、防静电、防辐射“三防一体”的多功能防护工装;在军事与特种装备板块,开发基于稀土技术的红外隐身单兵系统与高性能装备;在环保与健康家居领域,将落地稀土改性滤材、遮热阻燃窗帘、远红外理疗床品等产品;在民用服装市场,计划推进稀土复合功能材料与大众成衣结合,开发防紫外线、高效保暖、长效抗菌的都市职业装、母婴用品及户外休闲系列。
在近期召开的际华集团“十五五”规划研讨会上,董事长王学柱明确战略方向:“持续推进产业链向上延伸,提升附加值,瞄准高科技纤维赛道,加快超高分子聚乙烯(UMHWPE)、尼龙66等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夯实新材料战略的核心地位。
尽管短期业绩受订单波动影响,但际华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已凸显长期价值。随着尼龙66生产线投产与稀土改性技术落地,公司单兵装备、消防防护服等终端产品将实现“材料自主化+性能高端化”双重突破,有望重构国内特种纺织材料市场格局,为公司构筑长期增长的坚实根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