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射类医美市场正从“单一填充”向“长效精准+产品多元+个性定制”升级。
透明质酸(玻尿酸)和肉毒素作为市场基石,其技术迭代与联合治疗方案拓宽了应用边界;再生材料与胶原蛋白等新兴赛道则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和再生潜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本文将以技术与产品为主线,深度聚焦各细分赛道的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并以本土知名企业四环医药的相关动态为典型案例,剖析其如何通过产品创新与战略布局应对市场变革,以期给广大从业人员和网络读者更具象的认知。
一、 注射类医美市场概览:双雄主导,多元发展
注射类医美是通过针剂注射实现微创美容的轻医美手段,主要包括透明质酸类、肉毒素类、胶原蛋白类、再生针剂类、溶脂针类和埋植线类产品。其核心特点在于效果明显、恢复期短、可及性强,因而复购率与市场规模增速显著。目前,市场呈现出“透明质酸”与“肉毒素”二分天下的格局。
根据ISAPS数据,2023年全球注射类项目治疗次数排名中,肉毒素以887.8万例居首,玻尿酸以556.5万例紧随其后。然而,市场的活力远不止于此。再生针剂(如聚乳酸、聚己内酯)、胶原蛋白等“明星项目”正受到市场狂热追捧。合成再生生物材料已成为医美机构投资重点,2024年相关领域融资事件约占注射类材料总投资的60%。同时,玻尿酸作为注射类市场的“老字号产品”和“热门赛道”,与各种新型材料的联合复配也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拓宽注射类市场边界。
二、 成熟赛道聚焦:老牌产品的“第二春”与技术博弈
1. 透明质酸:复配与联合治疗驱动新增长
玻尿酸作为市场的“顶流”,其龙头地位依然稳固,但增长动力已从单纯填充转向技术融合。数据显示,2022-2023年玻尿酸增速达29.1%,远超肉毒素,这得益于其复配方式多样化与联合治疗的成熟。
• 发展趋势:玻尿酸不再局限于静态填充,而是通过与其它材料复配,实现“1+1>2”的效果。例如,“玻尿酸+I型胶原蛋白” 联合治疗黑眼圈,利用玻尿酸填充凹陷进行物理遮瑕,同时依靠胶原蛋白刺激皮肤细胞更新与胶原再生,增强持久性。又如 “玻尿酸+童颜针(聚乳酸)” 联合抗衰,玻尿酸提供即时支撑,童颜针则促进长效再生,实现协同提拉效果。
• 市场痛点与机遇: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挑战。突破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创新。企业需聚焦私密美容等潜力市场,或探索与胶原蛋白等材料的复配方向。
• 四环医药案例:在此背景下,本土企业四环医药(00460.HK)近期动作频频。其旗下医美平台“渼颜空间”持续在玻尿酸领域深耕。除了维护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外,四环医药更注重联合治疗方案的开发与推广,与大型医美机构合作开展针对面部年轻化的“玻尿酸+再生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培训,旨在提升终端医生的技术融合能力,从而从服务端增强其产品竞争力。2025年国庆期间,四环医药宣布,其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冻妍”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是国内近年来首款获批的、可直接用于面部以暂时改善皮肤干燥和肤色暗沉的含L-肌肽的复合溶液水光针,其上市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2. 肉毒素:天然与重组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当下,肉毒素市场正面临技术路线的深刻变革。
• 发展趋势:天然肉毒素历史悠久,但存在批次差异和杂质风险;重组肉毒素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稳定性更强,且可定制化。未来市场可能走向“双生共进”的局面:重组产品侧重高纯度、个性化需求,而天然产品则依靠现有的品牌信任和临床应用积累。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将是重组技术能否颠覆市场的关键。
• 市场痛点与机遇:市场准入壁垒极高,目前国内合规产品仅6款,监管极其严格。同时,提纯技术不成熟、头部品牌效应明显,使得新入局者面临巨大挑战。企业需具备强大的产品力、渠道资源和明确的商业策略。重组肉毒素在技术突破后,有望凭借其效果和价格优势成为新风口。
• 四环医药案例:四环医药在肉毒素领域的布局彰显了其战略前瞻性。其代理的韩国Hugel公司生产的“乐提葆”(Letybo)肉毒素是国内获批的少数几个产品之一,已建立起一定市场知名度。2024年,四环医药续约“乐提葆”代理权至2030年,进一步稳固了市场地位。面对重组技术的发展趋势,四环医药亦通过投资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密切关注重组肉毒素的技术进展,为未来的产品线迭代做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市场格局变化。
三、 热门与新兴赛道聚焦:再生与胶原蛋白的崛起
1. 再生材料:刺激自身胶原再生,瞄准高端市场
以聚乳酸(PLA,如童颜针)、聚己内酯(PCL,如少女针)为代表的再生材料,通过刺激人体自身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长效填充与紧致,成为厂商必争之地。羟基磷灰石(CaHA)因其较硬的支撑性,在隆鼻、垫下巴等领域潜力巨大。
• 入局机会:新入局者可避开红海,选择如CaHA等尚未有三类证的潜力赛道,快速建立品牌优势。技术创新是关键,例如利用合成生物学提高材料性能,或开发缓释技术。
• 四环医药案例: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童颜针(聚乳酸微球面部填充剂)和少女针(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批合规产品之一。两款产品均由四环医药自主研发,构建了再生医美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持有合规少女针和童颜针的企业。
2. 胶原蛋白:技术壁垒下的潜力股
胶原蛋白(尤其是I型和III型)是抗衰界的潮流产品,因其天然性和与人体适配性而备受关注。目前,二类械市场竞争激烈,但三类械针剂市场仍相对空白。
• 发展趋势:随着2025年更多三类械批证的下发,市场竞争将加剧。在终端技术(如大规模量产、成本控制)突破前,胶原蛋白针剂在美塑领域(如水光针) 前景广阔。
• 四环医药案例:2024年,四环医药与韩国CellontechCo.,Ltd.就使用胶原蛋白的关节腔内注射剂产品CartiZol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CartiZol是韩国首个获批的“使用胶原蛋白的关节腔内注射材料”,不仅能够在人体软骨的软骨膜及关节内周边组织上形成涂层,保护及强化关节,同时有润滑作用,吸收冲击,减少摩擦,改善粘弹性。面对胶原蛋白市场的火热,四环医药也在积极评估该领域的深度布局机会,以期在未来形成产品矩阵的协同效应。
四、 总结与展望
注射类医美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场景-服务”的三维竞争。透明质酸通过联合治疗焕发新生,肉毒素面临技术路线的抉择,而再生材料与胶原蛋白则开辟了新的战场。对于像四环医药这样的本土企业而言,坚持投入研发、推动产品创新与融合、并构建强大的医生培训与服务体系,有望在日益复杂和精细化的市场中保持强劲竞争力。总管整个中国注射医美市场,未来,市场也将加速向“长效精准、产品多元、个性定制”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化(编辑: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