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至26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国际光明行”医疗队远赴中亚友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携手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成功开展了“侨爱心·光明行”大型公益医疗活动。
西安华厦眼科医院积极响应,派出白内障科主任惠娜副主任医师随队出征,携仁心与精湛医术,为当地白内障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以实际行动续写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温暖篇章。
光明之约:146名患者重见清晰世界
在为期一周的密集医疗援助中,惠娜主任与全体医疗队成员克服时差、语言、设备等多重挑战,将全部热情与精力投入到诊疗工作中。最终,在全体医疗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4天累计为146名饱受白内障困扰的当地患者成功实施了公益复明手术。
当一位位患者术后揭开纱布,重见清晰世界的瞬间,那惊喜的笑容与激动的泪水,成为了对医疗队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此次行动不仅带来了光明,更捐赠了宝贵的医疗物资,为当地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资源。
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中国医疗队
当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次光明行不仅仅是一次手术援助,更是一场深度交融的技术交流。针对当地眼科发展的技术短板与临床实际需求,医疗队摒弃笼统教学,精准聚焦于白内障微创操作、眼底病快速筛查等高需求领域。
西安华厦惠娜副主任医师更是化身临床导师,现场为当地医生拆解手术关键步骤,并结合当地常见病例复盘诊疗思路,将“华厦经验”倾囊相授。
通过“手术带教+学术交流+物资捐赠”的立体化模式,华厦眼科国际医疗队希望真正做到与当地医护团队互通有无、交流经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帮助当地医院实现从技术“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良性循环。
我院惠娜副主任医师说起首日的术前筛查, “从患者登记、测量血压血糖到晶体度数测算等,每个环节我们都进行了流程优化,还特意学习了两句乌语‘Ko'zingizni oching’,意思是‘睁开眼’;"Ko'zlaringizni yuming",意思是‘请闭上眼’。以便在手术中与患者进行基本沟通。”
技术筑基:健康思路续新篇
技术有精度,医疗有温度。作为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的先行者,华厦眼科在持续完善全国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布局的同时,始终坚守公益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自2014年首次走出国门、赴缅甸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十余年来,华厦眼科不断拓展国际医疗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应邀前往尼泊尔、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多个国家,累计完成超3300例免费复明手术。从扎根福建,辐射全国,再到走向世界,华厦眼科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初心,以专业力量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高质量的公益行动,离不开坚实的医疗技术支撑与系统化的医疗管理能力。依托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与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双三甲”平台优势,华厦眼科构建“三甲引领、区域协同、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指导、以技术为支撑、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以及运营管理体系化建设。
多年来,华厦眼科积极打造眼科人才高地,集团汇聚了我国玻璃体手术外科的开拓者、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黎晓新教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赵堪兴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葛坚教授,我国干眼学科的开拓者与领军者、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刘祖国教授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科学界领军人才。
在顶尖专家的带动引领下,华厦眼科在科研创新、诊疗技术、学科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与智慧医疗体系,筑牢医疗质量与安全防线。
在“医-教-研-防-公益”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下,华厦眼科持续推动优质眼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通过建立标准化诊疗体系与智慧医疗平台,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可及性,并先后打造了“华厦眼科光明行”“华厦校园点睛工程”“近防365·瞳爱妈妈守护计划”等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将光明与关爱传递至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更多民众享有公平可及、优质普惠的眼健康医疗服务。
正是基于坚实的技术底蕴与系统化的公益体系,华厦眼科能够在国际医疗援助中持续发挥专业价值。十余年来,华厦眼科医疗队不仅完成大量高难度复明手术,更将中国防盲治盲的成熟经验与技术标准推广至亚洲多国,实现从单向援助到能力共建的跨越,展现了中国民间医疗外交的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
丝绸古道,驼铃悠扬,谱写的是千年交往的序曲;光明新程,医者仁心,奏响的是健康丝路的新篇。未来,华厦眼科将继续秉持“无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使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扎实的医术,可复制、可持续的公益模式,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传递光明与希望,让“健康丝绸之路”倡议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