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市场,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资本的力量。
尤其在医药产业,作为大健康领域支柱环节之一,其发展更依赖于科技与资本的双轮驱动。
那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凭借其雄厚科研实力和丰厚成果,将和企业资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9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高净值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高端医疗研学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举行。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吴正一;高净值研究院导师、中金资本董事长 单俊葆;高净值研究院创始人 刘冠峤出席本次活动并分别致辞。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
范先群指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应直指成果转化的核心痛点。当前,科研成果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成功率还不足,资金转化(产品)率较低,诸多临床指南、原研药、重大医疗器械设备仍依赖国外,因此需将“成果转化”作为重要抓手,将“中国技术”转化为“中国产品”,才能真正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为此,上海交大医学院进行了三大布局:一是打造转化平台,可以将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公共技术平台、P3实验室等高端科研资源有序向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开放共享,成为校企联合研发基地;二是构建创新项目孵化体系,为科学家创业提供早期支持,打造“论文变产品、产品变产业”的链路;三是优化校区空间规划,设立科研集群区,同时对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带,形成“临床—实验—产业”的闭环。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左)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吴正一(右)
吴正一介绍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核心优势,以及浦东校区医谷的科技园功能布局。上海交大医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 1896 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凭借其独特优势,现如今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在多项学科综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已形成遵循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探索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医学院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在学科实力与科研成果方面,上海交大医学院2025年集中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 877 项,年底有望突破 900 项。学院拥有 18 位两院院士,287位国家级人才,13家附属医院(含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顶尖机构)承担上海 1/3 手术量,解决全市 1/2 疑难复杂病例,为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提供坚实支撑。
另外,上海交大医学院于 2022 年成立成果转化处,成果转化金额2025 年居全国医科院校前列。
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吴正一
作为资本代表方,中金资本董事长单俊葆介绍了中金资本在资本管理和投资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初心、耐心、信心”的投资理念。他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初心”,以投长期资本为“耐心”,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未来长期机遇为“信心”,期待与上海交大医学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中金资本董事长 单俊葆
高净值研究院创始人刘冠峤介绍了高净值研究院的创办初衷与理念,意在发挥平台作用,可以将更多资本、企业、院校联系起来,推动“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化。
高净值研究院创始人 刘冠峤(中)
除此之外,出席本次活动的上海交大学医学院院方人员还有:院长办公室主任 彭树涛;成果转化处处长 闫小响;发展联络处处长、医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张丽莉;成果转化处技术转移中心主任 顾志恒。
出席本次活动的高净值研究院院方人员还有: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高净值研究院导师 蔡江南;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净值研究院导师 沈钦华;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高净值研究院校董 郑汉城;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侯郁波;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肖桦;财中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李东;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 肖燕翔。
双方就科研方向与成果、企业所属行业领域等作了介绍,另外就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高净值研究院导师 蔡江南
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净值研究院导师 沈钦华
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高净值研究院校董 郑汉城
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侯郁波
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肖桦
财中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李东
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 肖燕翔
来自上海交大医学院不同二级学院的专家教授,分别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
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童雪梅作《报告:代谢性疾病创新靶点研究》
上海交大医学院源申康复研究院院长、教授 单春雷作《报告:脑功能障碍康复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 李本尚作《报告:细胞免疫治疗时代的药物研发》
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刘俊岭作《报告:出凝血疾病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实践》
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徐颖洁作《报告:基于 mRNA 的治疗应用》
上海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教授 高郑润作《报告:时间干涉电刺激-特发性震颤无创治疗新方案》;
来自高净值研究院民营企业家代表,分别介绍了所属行业与企业发展现状。
术木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 张锦景作《交流: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 1CU 数据网络》
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向东作《交流:国产手术显微镜在临床医学领域发展之路》
骅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汪琳作《交流:气动式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上海高意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韩宗延作《交流:新机制赋能传统医学》
对话破界,协同赋能。本次活动并非简单的成果分享与资源对接,而是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对“如何打破创新壁垒、重构健康生态”的深度探索,从长远看,它就像一颗“种子”,开出“科研—资本—产业”深度融合的理念之花。
范先群院长和高净值导师学员合影
院方代表和高净值导师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