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沪深两市震荡上行,CPO等算力硬件股集体高开。截至9点55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SZ)涨5.30%,中际旭创涨10.62%。
英伟达近期大幅追加2026年800G光模块订单达35%,其中近60%份额由中国厂商中际旭创和新易盛拿下,凸显出供应链的成本控制与多元化策略。随着GB200/GB300芯片放量与Rubin平台即将登场,AI算力爆发持续推高数据传输需求,加速“光进铜退”趋势。在黄仁勋携硅光子交换器强势布局、头部企业大规模采购算力、全球云厂商加大投入的推动下,高速光模块已成为AI算力设施的“数字血管”,而具备规模化产能与技术优势的中国供应商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光模块是构建AI算力系统的核心组件。单台AI服务器通常搭载8颗英伟达H100/A100GPU芯片,单个GPU芯片需要配备4-8个光模块。目前国内厂商在光模块封装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发展出多个全球市占率领先的光模块品牌,是AI算力产业链中为数不多的,国产替代率较高的环节,并且具备较高的全球市占率,具备直接打入北美AI产业链的能力,也是这轮AI算力扩张浪潮中的重要玩家。A股受益海外算力投入的核心赛道为光模块。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SZ)持仓聚焦于光模块核心龙头——被市场称为“易中天”组合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该产品同时广泛布局GPU、存储芯片、SoC芯片及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充分受益于国产算力自主化及AI应用的长期成长空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