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双节将至。为迎接国庆与中秋的到来,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9月30日,金婺和鸣·非遗叠韵计划启动暨拾遗金东·奇石下吴非遗研学村开村仪式在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下吴村隆重举行。依托下吴村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该村以“奇石为媒、非遗为魂”,通过引进特色项目、整合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探索出“以文带旅、以旅兴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文化共享、文旅共融的愿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下吴村因奇石而闻名,村内奇石形态各异、纹理独特,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资源。“过去,我们的奇石只停留在‘被观赏’的阶段,如何让资源‘活’起来,带动村民增收、村庄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下吴村文化特派员彭崇哲在接收采访时表示,此次非遗研学村的打造,正是文化特派员项目,是立足奇石特色的一次跨界尝试。“我们不仅引进了石雕创作、奇石文创设计等与奇石相关的项目入驻,还整合了村内的文化礼堂、闲置民房等公共文化空间,让原本分散的设施变成了集非遗展示、研学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既提高了设施利用率,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服务。”
来自金华市区的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专程赶来参加开村仪式,体验了奇石彩绘、非遗剪纸等研学项目后,她连连称赞:“平时带孩子去的研学基地大多比较商业化,这里不一样,既有大自然的奇石景观,又能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学到知识,这样的乡村研学特别有意义。以后周末,我们肯定会常来。”
此次“金婺和鸣·非遗叠韵计划”的启动与下吴村非遗研学村的开村,不仅为下吴村注入了文化活力,更搭建起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桥梁。仪式现场,一系列非遗展演、奇石文创展、研学体验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欣赏奇石之美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韵味,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尝到了“文旅饭”的甜头——村内的农家乐、土特产摊位前人头攒动,不少村民表示,当天的营业收入比平时翻了几番。
从“奇石资源”到“文旅IP”,下吴村的转型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下一步,下吴村将继续围绕“奇石+非遗+研学”的核心定位,丰富研学课程体系,拓展文旅合作项目,让奇石成为连接文化与旅游的纽带,让非遗成为点亮乡村的明灯。相信随着“以文带旅、以旅兴村”模式的不断深化,下吴村将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非遗,在实现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