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白马广场开幕。省政府相关部门、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市委改革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领导,广东客都文旅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有关领导嘉宾;丽江市文旅企业代表;梅州市各县(市、区)文旅部门主要负责人,蕉岭县有关领导、各镇、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总顾问、策展人、艺术家和媒体代表等共150多名领导、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由中共蕉岭县委、蕉岭县人民政府主办,艺琅国际、广东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锦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服务器艺术作为学术支持机构。
蕉岭县委书记、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
开幕式上,蕉岭县委书记、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向远道而来的领导嘉宾、艺术家、企业家及媒体朋友表达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的诞生,源于我们对省委、省政府赋予蕉岭“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双试点”使命任务的深刻领会与坚定落实,源于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和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思考,并通过艺术点亮乡村、文旅驱动融合,强化文化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40余组艺术作品,不是生硬地‘放’在乡村,而是自然地‘长’在乡村。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与蕉岭疏朗通透的山水格局、沁人心脾的人文故事紧密融合,让熟悉的风景产生新的魅力,让传统的空间焕发新的生机。通过艺术赋能,让各位艺术家的智慧和创作,为乡村塑魂、为产业添翼、为生活增彩,打造与众不同、充满艺术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蕉岭版丽江’,使之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我们将以首届蕉岭大地艺术季为起点,共同书写‘蕉岭版丽江’的时代新篇,奋力打造展示广东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成果的新窗口,并通过文旅产业联动,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总顾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罗奇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总顾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罗奇对艺术季指出,艺术季以 “万物自得” 为主题,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与当代艺术语言,意义深远 —— 艺术走出美术馆与城市,融入乡野自然,是新时代艺术回归人民、服务基层的体现,且作品并非简单 “放置”,而是从蕉岭土地、人文、历史中 “生长”,与当地山水人文深度共鸣。
他认为,艺术与乡村结合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走向基层、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以此开展前沿实践,用艺术唤醒乡土记忆、创意激活乡村资源、美学构建地方认同,展现文化自信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成功举办将为蕉岭带来更多社会关注与发展机遇,也为广东乃至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文旅融合提供 “蕉岭经验”。期望艺术季成为新起点,持续汇聚优秀艺术人才与创意资源,让蕉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艺术乡建新高地。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艺术家郑泽生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艺术家郑泽生表示,此次相聚不仅是开启艺术盛会,更是探索 “艺术从土地生长、乡村因创造焕新” 的新可能。作为从梅州走出的艺术家,他感恩蕉岭土地馈赠、客家文化瑰宝及时代赋予的 “用艺术唤醒乡土” 使命,强调打造 “蕉岭版丽江” 并非复制,而是基于蕉岭独特基因的再创造,让艺术扎根 “世界长寿乡”、客家文化焕发新生。
郑泽生强调,艺术的真谛在于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而这正是蕉岭土地与客家文明千年未变的基因。同时提出大地艺术季 “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大地”,艺术仅是审视土地的媒介,真正创作者是大地、作品是山水与客家生活智慧,创作秉持 “无我” 理念,艺术家摒弃主体性、深度介入在地,激发乡土文化自信。“无我” 背后是艺术家、工程师、村民、政府共创共生的 “我们”。他表示,艺术季是为蕉岭文旅与乡村振兴种下探索的种子,感谢县委县政府、艺术家、村民及幕后团队的支持,最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感受大地呼吸与低语,“真正的大地艺术,从来不是我们创造了什么,而是土地通过我们,说出了她一直想说的话。”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表示,此次艺术季以 “万物自得” 为主题,灵感源自蕉岭的自然人文风貌,也呼应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的东方智慧,是对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生动诠释,艺术并非高高在上的创造,而是源于土地的温度与人际、人与自然的相知。
殷嫣介绍,本次艺术季共邀请了 27 位艺术家,在长潭镇、三圳镇、广福镇、蓝坊镇以及广东(蕉岭)乡建馆五个片区呈现 40余组作品。这些作品并非外来植入的展品,而是从蕉岭山水、人文与记忆中 “生长” 的生命体,散落于稻田、古墟、溪边等角落,成为可体验的立体诗,等待观众参与其中。在策展理念上,殷嫣提出 “材料诗人、事件引擎、跨界游牧者” 创作理念,更坚持作品 “生根” 而非 “落地” 的原则。她强调,“艺术赋能乡村” 不是复制他地模式,而是打造 “唯一的蕉岭”,追求能长久滋养当地的艺术生态,让在地技艺、物产与老建筑焕发新生,吸引人们归来生活创造。首届蕉岭大地艺术季是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邀请人们慢下来感受万物生长,找回 “静观生命、自得心意” 的能力。未来,愿以艺术为纽带,连接远方与此地、传统与未来。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振东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振东在讲话中提到,大地艺术因色彩而鲜活,梅州也有着艺术创作三种“天然颜料”。“红”是梅州的底色,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原中央苏区地级市、叶剑英元帅故乡,红色底蕴深厚;“绿”是梅州的亮色,森林覆盖率与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居全省第一,绿色生态宜人;“古”是梅州的特色,作为“世界客都”、全球代表性客家人聚居地,古色风情如画。
艺术扮靓乡村,文旅焕发新生。希望蕉岭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艺术赋能乡村”深度融入县域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双试点”。一要以艺术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二要以艺术为魂,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三要以艺术为桥,凝聚全域发展新动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农促融,深度融入全市文旅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市级文旅规划、线路资源与客源市场,以农文旅融合精准赋能,展现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艺术季开幕式在现场嘉宾的合影中落下帷幕,也正式开启了嘉宾与游客的蕉岭艺术探寻之旅。在策展人殷嫣的导览下,一行人沿 “蕉岭米香中心 — 樱花营地 —长潭旅游区— 广东(蕉岭)乡建馆 — 三圳镇九岭村” 路线,参观了本次艺术季的部分作品。
乡建论坛:以大地艺术促地域复兴
大地艺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乡村植入,更是一种创新的乡村发展策略,为乡村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积极影响。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不但为乡村注入艺术,更是能够激活内生动力、重塑文化认同、连接外部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催化剂。
27日下午,在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举办的以“艺术促进地域复兴与乡村建设”为主题的论坛,正是在实践现场探讨这一时代课题。
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院长渠岩主持,汇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汪建松、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新闻总监王洪波、黄山景徽关麓旅游开发运营公司董事长朱景荣以及参展艺术家陈文令四位嘉宾。围绕“大地伦理”到“地方性”生产,艺术如何参与建构乡村复兴;以此次艺术家作品为例探讨“大地艺术”如何激活乡土空间;中国艺术乡建本土实践模式比较—寻找广东蕉岭的艺术乡建路径;艺术如何促进蕉岭发展,创意产业与地方复兴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为蕉岭地域复兴与乡村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
主办
中共蕉岭县委、蕉岭县人民政府
承办
艺琅国际
广东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云锦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服务器艺术
总顾问:范勃、罗奇
学术主持:渠岩、陈文令
发起人:郑泽生、谢蓉
艺术总监:谢蓉
总策划:刘树慧
策展人:殷嫣
联合策展人:胡玥、徐彬
开幕时间:2025年9月27日
地点:广东∙ 蕉岭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拼音排序):安晓彤、陈文令、成卓、戴耘、刁勇(不是美术馆)、范勃、何崇岳、黄渤、黄海波、林岗、刘耀华、麻进、渠岩、谭勋、夏天、许仲敏、杨千、易承桃、袁泽强、臧嘉、曾曦、詹海蕙、张琪凯、郑泽生、朱离子格、01 小组(陈荣彬、梁链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