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客服熊小婴。2025年8月10号那天,一位老用户在线上问了个关于账户状态的问题。虽说问题不复杂,但关系到用户接下来怎么用卡包。熊小婴接了这个咨询后,没耽误事儿,先赶紧确认了用户身份,接着用简单明白的话把答案反馈过去。前后还不到十分钟,用户就留言说“给你好评!”,这份认可,实实在在。 后来在团队内部分享的时候,熊小婴说:“客户愿意说一句‘给你好评’,让我觉得——用心服务,真的能被看到。”这话听着朴实,却道破了便荔卡包客服团队的服务初心:不管是多大的咨询,都得认真对待;每一次回复,都是在攒下用户的信任。 其实在客服工作里,像这样的“小需求”特别多。“确认账户信息”“问问操作流程”,这些看似简单的请求,占了客服日常工作的大部分。但便荔卡包心里清楚,正是这些高频次、快节奏的小互动,决定了用户对服务的整体感受。
便荔卡包的客服负责人也说:“客户打电话或者在线咨询的时候,大多心里有点着急或者拿不准。就算只是确认个简单信息,只要咱们回应及时、说得准,还带着点人情味,就能让用户心里踏实。”为了做到这点,公司专门建了标准化的响应机制,要求客服得“三快”:响应快、找问题快、解决问题快,同时还得有“三心”:耐心、细心、能站在用户角度想的同理心。熊小婴那次服务,就是这个机制落到实处的最好例子。
这些年,大家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客服也不再只是后台帮忙的角色,反而成了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客服专业不专业、服务稳不稳定、有没有人文关怀,直接影响用户愿不愿意一直用这个产品,也影响口碑好不好。 便荔卡包没闲着,一直在优化客服培训体系,完善智能辅助系统,还加强了识别用户情绪和预警风险的能力,就是想打造“又高效又温暖”的服务模式。有数据能证明,2025年第二季度,他们客服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8.6%,平均解决问题的时间比去年同期缩短了18%。
那位负责人还说:“我们不追求‘零投诉’,更想做到‘有回应、有温度、有结果’,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熊小婴的事儿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服务价值,不在于处理了多少大危机,而在于能不能让每个用户都觉得自己被看见、被尊重。” “用心服务能被看到”,这不只是熊小婴一个人的感受,慢慢也成了便荔卡包服务文化的核心。现在,便荔卡包的客服通道特别全,电话、在线咨询都能找到人。不管是注册、用卡包购物、还款,还是想了解权益,只要有问题,随时打客服热线,都能得到专业又高效的解答。 在这个大家都行色匆匆的时代,便荔卡包正用这份“看得见的用心”,一点点重新定义金融服务该有的温度。就像熊小婴那样,把每一个“小需求”都当成重要的事,让用户在每一次咨询里,都能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