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泰丰生物”)宣布,旗下新药四烯甲萘醌软胶囊正式上市。作为国内首款针对骨质疏松症上市的仿制药-维生素K2制剂,该药品的推出不仅实现了维生素K2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国产化突破,彻底打破了外资垄断的四烯甲萘醌软胶囊市场格局。四烯甲萘醌软胶囊源于日本原研,其核心成分是维生素K2的重要同型物-四烯甲萘醌。河南泰丰生物拥有自己的四烯甲萘醌原料生产线,突破了外资的原料技术壁垒,实现了从原料到制剂的一体化布局,成功首仿上市。
长期以来,大众对骨骼健康的认知多聚焦于“补钙+维生素D”,认为维生素D能辅助钙吸收,却鲜少有人了解维生素K2这一“钙的导航员”的关键作用。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家族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员之一,维生素K2能精准调控钙的沉积方向:它如同“向导”一般,将血液中的钙,定向“引导”至骨骼,沉积在骨骼,同时阻止钙在血管壁、软组织中异常沉积,从根本上解决“补了钙却没进骨”的痛点,并且防止血管钙化,一举两得。而四烯甲萘醌软胶囊正是依托这一核心机制,强化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最终实现“引钙入骨、增加骨量、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
从临床数据来看,这款首仿新药的疗效与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在单独用药层面,它能显著提升患者血清中骨钙素水平,改善骨代谢失衡状态,长期使用可有效维持骨骼健康;在联合用药领域,其优势更为突出:与钙剂联用可显著降低新发骨折风险。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241例骨质疏松女性患者治疗24个月的试验研究显示,相比钙剂的单药治疗方法,四烯甲萘醌和钙剂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骨质疏松女性患者的骨密度丢失,降低患者新发骨折风险,可见其对钙质的“导航”作用不言而喻。此外,若与唑来膦酸联合使用则可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一项纳入68例中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的试验研究表明,单一组予以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予以四烯甲萘醌软胶囊(15mg/次,3次/天)联合唑来膦酸治疗,1年后,联合组髋部、腰椎骨密度水平较单一组高。四烯甲萘醌对骨密度的提升,无疑对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极大助益。
当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防治仍存在明显短板:相较于“三高”等慢性病,骨质疏松症因“致命性低”常被忽视,多数患者直至发生腕部、髋部或腰椎骨折才得以确诊。尽管骨密度检查已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项目,但“只补钙、不懂‘引钙入骨’”的认知误区,仍导致大量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河南泰丰生物四烯甲萘醌软胶囊的国内首仿上市,不仅打破了原研药的市场垄断,让更多患者能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获得维生素K2类治疗方案,更将推动大众对骨骼健康的认知升级——从“单纯补钙”转向“精准沉积”,真正实现“补对钙、沉对骨”的科学防治目标。
未来,随着这款首仿新药的临床普及,有望为有望为我国约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带来“精准养骨”的新选择,帮助患者摆脱“骨松”困扰,构筑更坚实的骨骼健康防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