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行业周期波动与市场竞争加剧成为常态。然而,仕净科技凭借光伏与环保设备双主业的协同发力,在 2025 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抗周期能力。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内核,以全球化布局为翼,不仅在当前行业调整期实现业绩逐季修复,更在环保与新能源融合的赛道上构筑起难以复制的长期竞争优势,穿越周期后的市场值得期待。
双轮驱动的韧性密码:技术协同与效率稳固
仕净科技的韧性根基,源于光伏与环保两大业务板块的深度协同与相互赋能。在光伏业务领域,公司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已达26.5%,不仅显著高于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平均的25.5%水平,更与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的尖端技术站在同一梯队。这一效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即双面率80%、光致衰减趋近于零、功率温度系数低至-0.30%/K的产品特性,使其在分布式与集中式市场均获得优质订单,推动电池片出货量实现环比提升。
具体到项目来看,公司四川资阳TOPCon项目一期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通过工艺优化实现的非硅成本优势,使得综合制造成本处于行业低位。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TOPCon非硅成本为0.16元/W,预计年底降至0.13元/W以下,而仕净科技依托环保技术积累形成的制程控制能力,有望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成本边界。尤为关键的是,公司将环保领域的污染防控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光伏生产环节,通过精准处理氢氟酸、硅烷等复杂气体,显著降低生产能耗、水耗及化学品损耗,这种“环保-光伏”的技术协同效应,成为非硅成本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独特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墨西哥基地成功锁定客户意向产能,不仅规避了欧美市场的贸易限制,更搭上了美洲光伏市场15.4%的增速快车。随着美国IRA补贴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本土产能需求释放,仕净科技在北美市场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这种“中国技术+本地化生产”的模式,既响应了全球供应链区域化的趋势,又为公司打开了增量空间。其全球化布局的前瞻性在贸易壁垒高企的当下显现价值。
环保设备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业务,则为公司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稳定器。在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LCR脱硝脱碳技术以超95%的脱硝效率和显著的成本优势,已规模化应用于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这套独创的低温液态催化技术实现了碳减排与超低排放的协同治理,完美契合“双碳”目标下的政策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构建的工业污染协同处理体系已覆盖废气、废水、固废全流程治理,服务对象包括隆基、通威等全球TOP组件厂商及泛半导体、汽车精密制造领域头部客户,相关市场市占率超70%,形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客户粘性。
不仅如此,公司固碳技术的商业化优势继续突破成为新的增长极。公司全球首创的钢渣捕集CO₂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技术,不仅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更已与宝武集团合作落地实体项目,年固碳能力显著。这一技术打通了工业固废资源化与碳减排的双重价值通道,在千亿级固碳市场中抢占了先机。随着鄂钢等更多碳捕集项目的商业化运营,固碳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估值重构的重要支撑。
反内卷时代的战略纵深:政策红利与技术卡位
实际上,光伏行业正经历从“规模内卷”到“技术+全球化”价值竞争的深刻转型,仕净科技的战略布局恰好踩准了这一变革节奏。工信部《光伏制造规范条件》的产能管控、行业协会的价格秩序治理以及水耗新规等技术标准升级,共同推动着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行业呈现的“龙头涨价、小厂抛货”分化格局,印证了技术溢价时代的到来。也就是说,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定价权,而缺乏技术壁垒的中小企业则陷入价格战泥潭。仕净科技凭借26.5%的转换效率和80%的双面率,在TOPCon技术路线上建立起明显的竞争优势,得以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N型电池渗透率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提升,截至2024年底已达74%,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90%,将来有望彻底完成对P型电池的替代。这一趋势与国内“沙戈荒”风光基地建设、海外新兴市场崛起形成共振。数据显示,2025年亚太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364.3GW,东南亚地区在能源转型及工业用电需求增长下保持高增速,而美洲市场增速预计达15.4%。仕净科技通过提前布局TOPCon技术和全球化产能,正充分享受这一波需求红利。需求端的结构性改善为技术领先者提供了广阔舞台。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超低排放标准的普及,钢铁、水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污染治理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仕净科技的LCR脱硝脱碳技术和工业污染协同处理体系,恰好满足了这些行业在绿色转型中的迫切需求,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为公司第二曲线增长提供保障。
截至2025年中报,仕净科技拥有并正常使用的专利达262项,包括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2024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8个。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在专利数量上,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领先能力。从光伏领域的高效电池技术,到环保领域的脱硝脱碳方案,再到固碳技术的首创突破,仕净科技在关键赛道上的技术卡位,为其赢得了长期竞争的主动权。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为公司构筑起深厚护城河。
综合来看,环保业务方面,政策加码驱动的工业污染治理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钢铁、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空间巨大;光伏业务方面,TOPCon技术的主导地位使得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将充分受益;固碳业务方面,随着与宝武集团合作项目的成功运营和更多项目落地,这一业务将从概念走向实质贡献,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可以说三大成长动能的强化为公司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当前公司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其技术壁垒、协同效应和成长前景。随着产能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长、环保业务的稳定贡献以及固碳技术的商业化突破,市场将逐步认识到公司作为“光伏+环保”双轮驱动平台的独特价值。特别是在行业反内卷深化的背景下,仕净科技从技术到产品、从国内到海外、从短期业绩到长期战略的全面布局,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在光伏与环保两大赛道的黄金交汇点上,仕净科技以技术协同打破行业边界,以全球化布局对冲周期波动,以持续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正走出一条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的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