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沪指重上3800点创十年来新高,A股“人气”正越来越旺。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6日,A股成交额连续10个交易日(8月13日—8月26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刷新历史纪录。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市场或已进入“高流动性常态化”阶段,投资风险偏好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资金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中国资产正在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中金公司数据统计,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流入1985万美元。
消息面上,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将“强化智能算力统筹”“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快国产AI芯片攻坚”写入顶层设计,并设定2027年AI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增长极的量化目标,财政、金融、政府采购三位一体护航。顶层文件尘埃落定,也为AI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
回顾本轮行情启动以来,以AI 为代表的科技领域龙头股纷纷扮演“领头羊”角色,AI主线也是此次行情的核心主线。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6日,万得人工智能概念指数月内涨幅16.05%,近一年涨幅翻倍,达131.41%!在业界看来,模型、数据、算力协同发展,国产AI产业生态有望全面繁荣。
政策+基本面共振 科技成长或成行情主升浪
在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单柏霖看来,此次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把“算力—模型—场景”全链条纳入国家统筹。首先,文件配套提出加大政府采购、财政贴息、长期资本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锁定未来五年AI基础设施的持续资本开支。其次,文件明确“加大数、算、电、网资源协同”“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意味着国产AI芯片、光模块、PCB 等上游环节或将率先受益。第三,“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写入官方表述,则为应用端打开了订阅制、平台化的盈利模式,促使业绩能见度的有效提升。对于半导体投资方面,单柏霖认为,政策逆周期加码或将扭转库存周期,推动“补库存”过渡到“高增长”。更关键的是,政策首次提出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并给出政府采购、财政资金和风险分担机制,这为AI板块锁定了持续订单和估值溢价的双重动力,业绩与估值的正向循环有望延续至2027年甚至2030年。
有机构预测,中国AI芯片市场2025年规模已破2000亿元但国产化率不足20%,单柏霖认为,政策驱动的“算力基建+国产替代”或将加速推升国产化率至40%以上。几家龙头企业已在7nm及以上制程取得突破,基本面拐点明确。此次国务院文件以财政、金融、政府采购三维护航,相当于为AI赛道注入了“政策牛市”的流动性底座;同时,AI物理模型、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万亿级场景落地,将带来EPS的持续上修。展望后市,单柏霖预计,政策与基本面有望形成“戴维斯双击”,科技成长将取代传统周期成为本轮行情的主升浪,半导体算力与AI芯片板块有望复制2019-2021年新能源牛市的涨幅曲线,开启长牛。
把握成长浪潮 借基曲线入市
考虑到随着市场进入加速阶段,未来波动或不可避免。如果投资者看好AI板块长期发展趋势、又缺乏时间精力的话,建议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来提高投资胜率。单柏霖管理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重点聚焦AI领域,为投资者把握AI行情提供了投资工具。后续投资者可通过基金定投或逢低买入的方式来曲线入市,不用再费尽心思盯盘,更为省心省力。
在多年的深耕厚积中,单柏霖日渐形成了“产业趋势定方向,景气度定买卖” 的投资框架。无论5G、半导体、新能源还是AI、创新药,他都把行业生命周期切成“0-1、1-n、n-N”三段,并重仓“1-n”业绩加速期;再用先行-同步-滞后三阶指标锁定景气拐点,最后用自研“赔率/胜率矩阵”量化打分。锚定这一框架不变,也为单柏霖把投资半径从单一科技拓宽到泛成长提供了底气。
因此若是投资者想布局泛成长行情的话,或可关注单柏霖即将掌舵的新基金——9月1日首发的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将在A股和港股领域逐鹿泛成长。未来单柏霖将把产业趋势研判、景气度跟踪与量化纪律三者融合,力争在科技成长主升浪中创造稳定可预期的正向收益。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