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甜菊糖苷RebM2在国内市场的审批情况引发投资者关注。8月19日,莱茵生物(002166.SZ)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所申报的甜菊糖苷(酶转化法)RebM2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其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已于8月14日结束,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其后续的审批工作。海外市场方面,RebM2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RAS(一般认为安全)认证,可在美国食品饮料市场合法销售。RebM2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本次申请新食品添加剂的甜菊糖苷(酶转化法),其主要成分为瑞鲍迪苷M2,是莱茵生物研发团队首家开发并产业化落地的全新成分甜味剂。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RD、RM等稀有单体成分,RM2具有甜味特性更佳、口感更纯净、性状更稳定及溶解性更好等综合优势,在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动物营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空间,一跃成为当下最理想的天然甜味剂成分之一。
行业人士指出,RM2的产业化落地有望成为甜菊糖苷迭代史中的里程碑。RM2的甜度倍数为蔗糖的200倍左右,其甜味释放曲线呈现“前甜柔和、中甜饱满、后甜短”的特征,且甜味爆发时间与蔗糖差异较小,突破了传统植提甜菊糖苷的口感瓶颈。此外,RM2与阿洛酮糖、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剂的复配体系,通过“高甜增效+填充质构”的协同机制,可实现减糖配方的成本优化与口感升级,凭借在20余个食品品类的实证研究,RM2不仅为减糖配方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更在应用端成功打破场景限制,进一步拓宽了甜菊糖苷的市场边界。
RM2从实验室迈入大众视野,合成生物技术功不可没。相较于传统植提法,酶转化工艺通过生物合成及酶催化实现了RM2的定向生产,将稀有单体得率提升至75%以上。RM2的面世,不仅破解了甜菊糖苷“高甜度与口感缺陷”的行业难题,更标志着天然甜味剂正逐渐从“资源依赖型”产业转向“技术驱动型”。
值得一提的是,RM2仅为莱茵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的诸多布局之一。在RM2以外,莱茵生物还与江南大学携手完成了罗汉果甜苷全合成技术的研究,成为首家完整实现罗汉果甜苷V从头合成技术路径的企业;同时,其控股子公司赛迪科在左旋β-半乳葡聚糖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动物营养等领域。未来公司合成生物领域的产品管线有望梯次爆发。
酶转化法对于RM2生产模式的革新,充分印证了合成生物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已展现出较高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有分析师称,合成生物当下已成为助力植物提取物行业解决天然产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的依赖,规避异常气候、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其生产方式更符合行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追求。
如今合成生物已成为大健康产业战略的重要一环,从实验室的酶催化反应到餐桌上的每一口甜,合成生物技术正以技术创新重构食品工业的甜味逻辑。而莱茵生物通过“天然提取+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也正积极探索向技术驱动的健康消费科技企业的战略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