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践使命 笃行致远担重任
——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吴小刚谈个人感悟
八月的晨光里,我们共同迎来中国农工民主党95周年华诞。此刻,作为一名拥有十五年党龄的农工党员,望着案头那些鲜艳的荣誉奖章,心头涌上的是难以言说的欣喜与自豪。站在历史坐标上回望,“爱国、革命、奉献”的精神早已深深镌刻在灵魂深处。九十五载峥嵘岁月,从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奔走呐喊,到新时代党员在各领域发光发热,这份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始终指引着党员们以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见证着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厚情谊。
与农工党结缘,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事。在深入了解党的历史过程中,我被农工党先辈们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所震撼。从参与民主革命,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农工党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刻意识到红色基因不只是陈列馆里的勋章,更是扎根大地的担当,让我清楚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农工党党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让我对党的感情从认同升华为坚定追随,立志要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十五年扎根社会服务的岁月,是我践行初心的生动写照。我深入基层,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农业、扶贫、乡村振兴等民生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2018年起,在中央社会服务部的支持下,我连续三年四次赴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开展软籽石榴产业发展系列帮扶活动。响应农工党中央号召,积极参与贫困山区一对一捐资助学活动。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积极奔赴医疗一线,捐助资金购买进口医用口罩、防护服及医用检查手套等防护物资,协助开展物资配送等工作,为抗疫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个人捐赠富平县价值合计37万元的手套、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同期在西安新冠疫情发生,且全面封控蔬菜紧缺的情况下,个人捐赠七十吨蔬菜(价值28万元)给陕西省慈善协会,支持西安全面抗疫工作,解决当地燃眉之急。2023年至2024年间,捐资20万元用于积极帮助贵州大方县果瓦小学改善孩子们在校的用餐环境,修建爱心食堂,并捐赠书包、餐具等物品,切实帮助果瓦小学师生就餐不用再受天气的制约和影响。
2024年9月,台风“摩羯”肆虐后,我们也迅速响应,向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云龙镇等受灾乡镇捐赠300盏太阳能充电应急灯,有效保障群众抢险照明;紧急协调吊车、运输车辆等,协助清理倒伏树木,打通道路主干道。党员的担当不在口号,而在风雨中的每一次逆行、在群众眼中的每一道信任目光。2018年至今,曾多次被农工党中央评为“定点扶贫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被农工党海口市委会授予“优秀党员”称号,202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海南省委员会评为“2024年度社会服务工作特殊贡献奖”。
十五年社会服务工作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农工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曾参与帮扶的永胜县软籽石榴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于2020年纳入农工党中央精准扶贫项目重点扶持,也是农工党中央首批社会服务基地之一。我非常荣幸可以参与到第一批社会组织服务基地的建设中,帮助其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从出资数万元购买果园肥料、生产设备,到拟定生产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再到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渠道搭建,从多个维度落实帮扶工作并总结了许多经验成果。中央设立社会服务基地,其目的就在于总结推广农工党社会服务成功实践和优秀成果,打造符合新时代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搭建各级组织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共同致力于促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交流平台。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阶段,我们当以躬身实践回应时代叩问,唯有将信仰化为为民服务的行动,方能续写属于党员的光荣与梦想。我将进一步践行农工党中央设立社会服务基地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吸纳多方智慧,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利用好其特色优势与资源,为社会服务工作赋能增效。一方面,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我与农工党党员们将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过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自贸港战略深度融合,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建设事业中。继续深入调研,围绕自贸港的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形成更多篇高质量的提案、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农工党内外资源的高效对接与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95载栉风沐雨,农工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作为农工党的一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未来,我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继续传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在民主协商的舞台上积极建言献策,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贡献力量,让信仰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幸福之路,续写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