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我国国企采购领域迎来重大创新突破——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建设、南方电网牵头、首批10家重量级央企共同参与的“国有企业采购评审专家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标志着长期困扰国企采购的专家资源“孤岛”将被打破,一个全国性的高水平评审专家共享生态圈正式启航,为国企采购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痛点变支点:破解专家资源困局
长期以来,国企采购面临专家数量不足、专家征集难、专家专业匹配难、专家能力审核难等共性难题。企业专家库“各自为政”,高水平专家难以跨企流动,既影响评审质量,也制约采购效率。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一年内连续出台三份重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规〔2024〕53号)、《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发改委26号令),均剑指“专家资源共享”。在此背景下,该平台应运而生,旨在成为国企现有专家库的强大补充和扩展渠道,变企业痛点为国家深化采购改革的支点。
创新“五共”机制:共建共享促公平可持续
平台并非简单“拼盘”,而是创造性地构建了“行业共建、专家共享、联合共管、数据共通、资源共用”的“五共”协作机制。中物联作为“运营中枢”,负责平台建设、运维与安全保障;参与共建的央国企则肩负专家推荐、信息更新及合规使用职责。平台坚持公益性定位,共建企业免费使用。目前,已参与共建的企业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华电集团、招商局、华润、航天科技、中国交建、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等。
为保障公平与活力,平台设定了关键运行规则:
“贡献激励”:设定导入导出比(如1:6),鼓励企业推荐优质专家;
“活跃保障”:明确共享专家最低出勤率(10%)和年度评审上限(12次),确保资源可用、减少专家被围猎风险;
“评价闭环”:严格执行“一单一评”,使用单位须在评价结果可公开后的2日内反馈专家履职评价,驱动优胜劣汰。
技术筑底:安全高效保驾护航
平台已集成专业管理、专家查询导出、状态管理、评价管理、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并通过统一数据接口与各共建央国企系统实现高效对接。安全是生命线,平台已通过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构筑了数据传输加密、严格访问控制、专家敏感信息加密等三重防护网,确保专家个人信息及评审数据绝对安全。
意义深远:助力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
该平台的上线,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有力响应,更是深化国企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实践。它通过打破专家资源壁垒、促进高水平人才高效流动、统一评价标准,将显著提升国企采购的评审质量、效率和合规水平。这不仅是国企采购领域的重大创新,更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一个汇聚央企智慧、服务国企采购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性专家共享生态圈正加速形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