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牵头,汇聚全国20余个省份的消化领域中西医专家智慧,系统梳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发病机制与诊疗难点,旨在加强中西医协同诊疗能力,破解Hp感染的临床难题,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疗路径。
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与治疗困境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Hp人群感染率接近50%,呈现“高感染、广传播”的特点。其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及污染水源途径传播,家庭内共餐未使用公筷、口对口喂食等行为易导致交叉感染。
多数Hp感染者在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感染可损伤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增加胃癌发生风险。Hp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在治疗方面,目前临床常用方案包括铋剂四联疗法和标准序贯疗法,但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患者治疗失败后可能进展为“难治性Hp感染”。此外,铋剂四联疗法常伴随恶心、腹泻、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铋剂还可能引起神经毒性。近年来,研究证实中医药在降低Hp耐药性、提高根除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促使更多学者将研究方向转向中药干预。

中西医协同破局:2025新版共识强化中药治疗价值
新版共识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提高Hp根除率、降轻不良反应及降低复发风险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共识》推荐了荜铃胃痛颗粒、连朴饮、香砂六君子汤等代表方药及中成药,并结合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形成中西医整合的全程个体化治疗方案。相比西药四联疗法存在的耐药率攀升、根除率不足、不良反应明显等局限,中药遵循“扶正祛邪”理念,在提高Hp根除率、减轻治疗不良反应、降低复发风险及多症状综合改善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荜铃胃痛颗粒获B级证据、强推荐
新版《共识》在“气滞血瘀证”治疗部分,将荜铃胃痛颗粒列为“强推荐用药,证据等级B”,是该证型唯一获此级别推荐的药物。其核心成分为荜澄茄、川楝子、延胡索、酒大黄、黄连、吴茱萸、醋香附、香橼、佛手、海螵蛸、煅瓦楞子,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功效,实现组方配伍精准、功效靶点明确,且用法用量清晰。
支持该推荐的关键证据来源于一项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895例患者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西医四联疗法相比,联合荜铃胃痛颗粒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良好。

《共识》从疾病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分型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全面优化了Hp感染的诊疗规范。随着该共识的落地与推广,以荜铃胃痛颗粒为代表的中药有望在临床中惠及更多患者,进一步推动Hp感染诊疗科学化、标准化、个体化和中西医结合化的发展进程,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