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突破2.2亿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0.4%,对长期失能者的持续照护已从家庭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10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的服务供给。作为一家有8年长护经办经验的保险企业,爱心人寿也结合实际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为全国推广提供了地方样本。
爱心人寿长护项目经办试点北京市石景山区是第二批长护险试点城市,每年参保长护险的人数超过42万人,累计保障6233人。石景山区长护试点构建了“1+1+N”政策体系,爱心人寿全流程经办,并在经办过程中总结出诸多经验。爱心人寿创始人、董事长张延苓指出,长护险的重点在于“长”和“护”,长护工作要牢牢把握长期和护理两个关键点,目前我国失能人员及其家庭迫切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便利的日常生活照护、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必要的费用补偿,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保险为民”的优势,不断丰富保险支付与保险护理的内容,才能让经办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解决失能群体面临的生活困境,减轻失能家庭成员的身心压力,爱心人寿组建了一支具有管理服务经验的爱心护理团队,聘请养护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开发专属的爱心长护系统,并为失能家庭提供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等三种服务类型,覆盖32个护理项目,满足基本照护需求,切实减轻了重度失能家庭的照护及经济压力。此外,爱心人寿还向石景山区长护家庭的家庭成员提供护理知识培训,还创新“邻里互助”模式,鼓励居民经培训后为失能邻居提供上门服务;让失能人员得到专业照护的同时,家属也能获得“照护喘息”。
在长护工作经办过程中,爱心人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长护险的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需拓宽提高,筹资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宣传推广需要加强,失能等级评估行为需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和护理资源短缺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为此,爱心人寿也向石景山区长护试点提出了一些“爱心”建议,包括优化长护服务办理和宣传推广机制,建立对失能家庭的动态的评估调查机制,加强长期照护师、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与培训,丰富护理服务供给等,有效提升了石景山区的长护试点工作的专业度,在失能家庭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更好的保障失能失智人员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心人寿将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打造“保险+护理”的服务模式,丰富与完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为我国长护险制度的正式出台贡献爱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