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艺术能碰撞出什么火花?11月8日,央视网在无锡举办“光影未来・智创视界”电影(无锡)论坛,探讨AIGC技术与影视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机遇;同日,上海举办了一场以“跨界·融合”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到场嘉宾深入探讨了AI对高校设计专业等带来的震荡。更早前的11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前副院长张骏教授在北京举办了一场AI黑白版画作品展,全部展品均由AI软件生成,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表达。随着AI深入到艺术创作的核心领域,也带来了一场关于“何为真正的艺术创作”的讨论——当工具具备了“思考”的能力,艺术家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
这个核心问题在另一场AI艺术盛会上有了答案。不久前,在被誉为全球青年艺术创作风向标的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暨青年艺术博览会上,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300624.SZ)旗下万兴天幕AI携20件AI艺术佳作惊艳亮相,成为AI艺术走向主流艺术舞台的最新注脚,同时表明,AI正在赋能从摄影到绘画,从视觉装置到音乐生成的各类艺术创作场景,
AI艺术已逐渐走到聚光灯下,主流艺术圈正在逐渐接受AI艺术创作,全新的艺术时代正在到来。这并不是某一场展会、某一次会议上的个案,而是在全体艺术创作圈层正在发生的变革。
从工具到伙伴 AI重塑艺术创作范式
AI与艺术的交融,正在从技术试验走向美学场域的中心。202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中,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画作获得数字艺术类别冠军,在艺术界掀起不小的争议,引发了关于艺术本质的探讨——艺术到底是最终呈现的美学结果,还是蕴含在其中的构思、情感、生命体验?AI究竟是艺术的翅膀,还是艺术的牢笼?
时至今日,AI的发展日新月异,已逐渐变成艺术家的“创作伙伴”。在大艺博2025期间,万兴科技在现场展出了20幅由万兴天幕AI支持创作的AI艺术作品,涵盖绘画、潮流艺术、影像创作等类别。

(万兴科技旗下万兴天幕携20件AI艺术佳作登展第十七届大艺博)
从现场展出的作品来看,AI展现出了驾驭多元美学风格的惊人能力。部分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意识流特色,将缥缈的心绪与转瞬的感知化为可视的图像;另一些则充满了梦幻色彩,以绚丽的颜色与超现实的构图,构建出如梦境般旖旎而神秘的叙事空间。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共同宣告了一个事实:AI已不再只是模仿已有的笔触,而是形成全新的风格,成为了艺术领域的创造力工具,深度介入从灵感到成品的全过程。

(大艺博现场,万兴科技展区互动热烈)
万兴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兴天幕AI旨在为创作者提供“无门槛的创作方式”,让普通人也能成为艺术表达者;同时为专业艺术家提供新的思维工具,探索过去无法实现的视觉维度。借助万兴天幕AI,创作者可以将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构思,用文字指令表达出来,并借由AI快速完成创作。
这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创作的范式。曾经依赖于长期专业训练的艺术表达能力,将不再是一种稀缺的专属权,而是逐渐转变为一种更普及的通用素养。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在AI的助力下成为专业的艺术家。
AI艺术风暴来袭 人人皆可创作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成熟和普及,AI艺术创作已不突破专业艺术家前沿探索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席卷艺术领域的创意风暴。
据Bloomberg预测,到2032年,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8万亿美元;而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全球AI生成艺术市场已突破百亿美元级别,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30%,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5%。这些数字并非孤立的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变革的信号。
同时,在艺术业界,主流艺术机构也纷纷选择拥抱AI。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早在2019年举办《AI: More than Human》展览,系统呈现AI与艺术的交汇;学界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已将AI创作纳入教学与研究体系,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并推出自研的AI绘画模型,探索AI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市场层面,2023年,佳士得推出首个AI艺术专场“增强智能”,34件作品总成交额逼近73万美元,象征着AI生成艺术的价值逐渐被主流艺术市场认可。
而在艺术创作的一线,本届大艺博更直观呈现了AI艺术创作的趋势。据介绍,万兴天幕AI联合大艺博ONLINE发起“全民AI艺术创作大赛”以来,共征集到超400件投稿作品,参赛者覆盖高校学生、潮玩爱好者,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等人群,这些背景多元的创作者加速涌现,意味着AI艺术大众创作的热情被点燃,“人人皆可创作”的理念正在AI时代落地生根。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AI艺术创作的变革时常伴随着关于版权与艺术本质的争议,但这些广泛存在的讨论,恰恰证明了AI的影响已不容忽视。AI创作不再是需要被特别指出的“个例”,而是正在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常态”。
万兴科技持续探索 以AI推动创意平权
AI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其背后是万兴科技、大艺博等企业和机构,在向新艺术生态的赋能者与推动者迈进。
公开资料显示,万兴科技是中国数字创意软件领域产品覆盖面广、营收体量大、全球化程度高的A股上市公司,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活跃用户突破20亿,旗下拥有万兴天幕AI、万兴喵影、万兴播爆、万兴脑图(原亿图脑图MindMaster)、万兴图示(原亿图图示)、Wondershare SelfyzAI等明星产品,被誉为“中国版Adobe”。
作为国内领先的AIGC企业,万兴科技正在通过矩阵式的产品创新与生态投入,将“创意平权”的理念落到实处。技术层面,万兴科技在今年6月推出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实现了专业级运镜、立体音效等业界领先能力,首月AI视频生成低至单条0.25元,以“低价高质”破局,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创作精美的艺术作品。
同时,万兴科技也在持续推动AI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落地应用,从携手深圳广电推出非遗主题宣传片《AI耀鹏城 鱼灯舞星河》,到与湖北卫视联合打造AI创意短片《黄鹤楼》,再到助力湖南卫视创制《中秋之夜》AI视频海报,一系列跨界合作显示出AI技术在拓展艺术表达边界、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AI与艺术的交汇处,“人人皆是创作者”的时代已到来。当AI将艺术创作的画笔交到每位创作者手中,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创作方式的变革,而是深刻的创作范式的升级。艺术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殿堂,而是每个平凡瞬间里,思想与创意的自由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