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玫瑰的故事》中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驾驶阿若拉SA60L飞机冲上云霄,完成从飞行小白到单飞成功的蜕变时,镜头内外的专业张力令人震撼。这场圈粉无数的飞行戏,背后离不开华远航校的深度参与贺专业指导——不仅剧组取景地锁定航校核心运营基地北京八达岭机场,马校长更亲自出任飞行编剧与飞行技术导演,以万余小时的飞行保障积淀与专业把控,让航校的硬核实力透过荧幕深入人心。

马校长的双重身份,本身就是航校专业水准的最佳注脚。作为深耕航空领域十余年的资深专家,他深谙飞行专业与影视表达的平衡之道,在创作中始终坚守“真实”原则。从“放单飞突破自我”的关键剧情设计,到“遇阵雨躲进机库”的细节还原,再到“单飞成功后泼水庆祝”的行业仪式呈现,每一处都源自真实的华远航校飞行培训日常,彻底规避了影视剧中常见的飞行戏“悬浮感”。这种对专业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他保障上万小时积累的职业本能,也让剧中飞行场景成为传递航空文化的生动载体。

拍摄现场的技术把控,更彰显了马校长与航校的硬实力。为了呈现最真实的飞行质感,他不仅全程指导演员完成“起落训练请示开车”“高度与空速把控”等标准操作流程,还结合航校主力机型阿若拉SA60L的性能特点,设计了贴合剧情的飞行场景——从800米跑道上200米即可完成的起飞动作,到官厅水库上空的加力空域训练,每一个镜头都兼顾专业性与观赏性。高温酷暑中他每日现场带飞指导,黝黑的皮肤是专业付出的印记,而演员从紧张失误到从容操控的蜕变,恰是对他教学能力与航校培训体系的最佳印证。

这场合作的背后,是华远航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支撑。能成为顶流剧集的“飞行技术后盾”,绝非仅凭个人能力:华远航校航校以北京八达岭机场为核心,拥有包括阿若拉SA60L在内的19架专业机型,标准化的停机坪、机库与飞行安全管控体系,为剧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拍摄保障;70%以上的空军退役飞行教员占比,与马校长的专业引领形成合力,构建起行业顶尖的教学团队。数据更能佐证实力:2024和2025年,航校驾照培训人次同比增长70%,累计培养300余名飞行学员,两年飞行小时超5000小时,这样的底蕴让专业指导有据可依。

从剧集热播后“玫瑰同款飞行体验”的火爆,到行业认可的30%-40%业务增长带动效应,《玫瑰的故事》已成华远航校实力的“活广告”。马校长的专业指导工作,本质上是航校实力的集中输出——唯有扎根真实的培训体系、汇聚顶尖的飞行人才、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才能让影视中的飞行梦想落地成真。这场跨界合作,最终让“华远航校”这个名字,与“专业飞行驾照培训”牢牢绑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