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宁
截至今日,2024年举办的“制造与商贸企业财务运营效率提升专项评审会”仍被业内广泛提及。这场由国际企业发展协会主办的高标准评审活动,不仅推动了财务运营效率理念在制造与商贸企业间的深化落地,也借助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创新成果,重新定义了“财务”在企业战略结构中的位置。
赵娜女士,作为本次评审活动的评审组组长,以其极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专业能力,在整个评审体系的设计、组织、执行环节中发挥了关键引导作用。这种既掌握方法论、又能落地实效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复杂经营环境下尤为可贵。
2024年11月,评审会在国际企业发展协会会议中心举行,历时两日。评审工作围绕“效率”“创新”“实践可复制性”三项核心标准,面向来自全国的优秀成果进行全流程打分和现场质询。赵娜不仅负责主持评审流程,还亲自参与全部成果的评审评语撰写,工作细致、逻辑严谨。她在评审意见中指出:“当前财务系统已不再是被动记录者,而是直接参与企业运营节奏调度的驱动核心,尤其在中型制造和流通企业中,数据挖掘与指标联动的能力将成为效率提升的突破口。”
评审现场中,赵娜与6位来自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数字化建设、行业智库的评委专家,分别就参评成果的实际应用背景、系统架构逻辑、数据调用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展开交叉提问。在对“智慧营运资金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的点评中,她系统分析了该方案对中型企业运营流动性管理的场景嵌入能力,并指出其指标逻辑可拓展至不同行业场景,是“最具落地潜力的提名成果之一”。
在整个过程中,她还特别强调评审活动不仅是对成果的筛选,更是一种知识公共品的集体建构。“我们需要在评审过程中,形成面向行业可供转化的模板、方法、路径,而非孤立的‘项目择优’。”
从2025年的行业回溯视角看,赵娜所提出的评审理念已被多家企业内部采用,不少参加过评审活动的企业反馈,其评语内容在实际系统更新、方案迭代中提供了结构性指引。一位评审企业代表接受采访时坦言:“赵老师的评分虽然严格,但她总能精准指出我们系统短板,不仅指出问题,还给出提升路径,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国际企业发展协会在2025年初对该活动进行总结通报时特别提到,赵娜在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专业判断力、行业推动力、跨界理解力”已经远超传统评审职责的定义。在协会颁发的感谢信中,也写下了对赵娜“凝聚评审团队共识、科学组织评审流程、推动成果结构化转化”的高度肯定。
作为评审组组长,赵娜不仅在活动本身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力和评审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所推动的财务效率建设思路在活动之后被持续引用、讨论,并成为诸多地方协会和行业机构学习参考的标准范式。
今日回看,2024年的这场专项评审会不仅是一场赛事或展示,更是一次思维方式与实操工具的行业级重构。而赵娜,正是在这场重构中,扮演了令人难以替代的引领者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