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葡可持续生态农产品合作高峰论坛在澳成功举办,来自中国、葡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200余位政企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生态共赢·贸易创新”为核心,共商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计,为中葡农业合作注入全新动能。

乘势而上,澳门搭建中葡农业合作新枢纽
自中葡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纽带持续拉紧,双边贸易额实现约20倍的跨越式增长,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被不断激活。作为连接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超级联系人”,澳门凭借独特的语言、法律和文化优势,成为推动跨境农业合作的天然平台。
本次论坛由澳门中葡商贸促进协会主办,澳门质量品牌国际认证联盟、澳门工商联会等多方联合支持。协会会长冯文滔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紧扣《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纲领(2024-2027)》核心方向,旨在通过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多方交流与思想碰撞,深度推动中葡在生态农业领域的政策衔接、技术共享与市场互通。

成果落地,“澳门熊猫”标志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论坛现场亮点纷呈,多项成果的发布与签署成为全场焦点。会上,在澳门中葡商贸促进协会秘书长陈祥的主持下,正式发布了“澳门熊猫”生态农业标志。陈祥秘书长现场详解了该标志的核心理念,并指出其创新性地结合了“澳优码”溯源技术,将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品质管理与可持续性验证。 该标志借鉴国际权威认证标准,创新性融入区块链共识机制,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透明化管理。这一标志的推出,将为优质生态农产品提供权威背书,有效破解跨境贸易中的信任难题,助力绿色农产品打通国际市场通道。
随后,与会各方共同签署《生态农业与公平贸易倡议书》,倡导可持续生产方式、公平交易原则及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构建包容性更强的中葡农业合作框架凝聚了共识。

重磅发声,行业大咖共探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环节,国际可持续发展与正义联合会秘书长、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前秘书长Tom Dietmar Heilandt以“粮食安全与澳门的桥梁作用”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全球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为中葡农业合作提供了国际视野的专业参考。

在圆桌对话环节,葡语国家代表、中方企业负责人与技术专家围绕“区块链与可持续农业的未来”展开深度研讨,从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到市场拓展,多维度探索跨境农业合作的创新模式,为后续务实合作搭建了高效沟通渠道。

续写新篇,中葡农业合作开启全新征程
论坛的圆满举办,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更进一步强化了澳门的平台枢纽价值。“澳门熊猫”标志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启用,为跨境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倡议书凝聚行业共识,明确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常态化对话机制的建立,打通了中葡及葡语国家间的合作通道;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在生态农业与科技创新领域的辐射力持续增强。
未来,澳门中葡商贸促进协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生态农业领域的多边联动,拓展“一带一路”生态农产品贸易新通道,让绿色发展理念在跨境合作中落地生根,书写中葡农业可持续合作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