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306,简称“均普智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经营质量提升,扣非净利润显著减亏,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突破,叠加充裕订单储备与稳健资本运作,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质量改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08亿元,虽受项目执行周期性影响同比下降4.09%,但核心盈利指标优化显著。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5911.98万元,同比减亏958.62万元,改善幅度达13.95%;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0.29%,较2024年全年19.23%提升1.06个百分点,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全球业务布局优化、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及总部集中化管控强化,有效对冲了市场下行压力。
经营层面,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8.53万元,保持持续正向流入;研发投入力度同步加大,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4.91亿元,同比增长9.81%,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26%,子公司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新增资本化研发投入。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研发投入同比激增70.32%,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筑牢根基。
在手订单充沛,具身智能量产落地
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新签多个重要订单。医疗领域,拿下国内头部医药企业高精密胰岛素笔紫外激光打标项目、美资头部医疗器械企业艾滋病检测产品装配检测项目,并中标国际领先诊断设备商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生产线项目(年设计产能1500万件);此外,公司在高端消费品、汽车相关领域亦斩获多项全球头部公司订单。截至9月末,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18.81亿元,在手订单达37.38亿元,为后续营收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机器人业务迎来量产落地。公告显示,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合资的普智未来机器人已获得首笔2825万元的工业客户订单,其首期2000平方米柔性产线于7月正式投产,年产能从原定1000台扩至3000余台,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超200台轮式及双足机器人下线;作为智元机器人核心合作伙伴,普智机器人已为其提供轻量化外壳的设计、生产与装配服务,首批产品顺利交付。
公开信息显示,10月,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联合发布“智元精灵G2”工业级机器人,首批产品将部署于均胜电子汽车零部件产线,推动生产场景从“人机协同”向“机器主导”升级。与此同时,智元机器人远征系列出货量已突破1000台,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公司,甚至超过了马斯克旗下的Optimus团队。智元方面预计,2026年远征系列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2025年营收同比有望增长超过10倍,这一强劲势头将直接带动均普智能的业务协同增长。
基于业务可观的发展前景,公司同步推进资本运作与人才绑定。拟定增募资不超11.61亿元,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医疗健康智能设备应用能力提升等;截至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196.5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16%,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未来,均普智能表示,将进一步深化非汽车业务布局,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能释放与工业场景渗透,力图实现从“装备制造商”向“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升级,开启增长新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