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秦皇岛渔港,渔民王建国的渔船刚驶离码头不久,他就掏出手机和家里视频:“放心,今天海面风平,刚用直播订出去 20 斤皮皮虾,等靠岸就能直接送客户家。” 这样的场景,在5G覆盖渤海湾之前,是渔民们不敢想的奢望。
如今,从海事执法的高效调度到渔民的直播增收,从海上风电的智能巡检到游客的顺畅联、游船乘客的扫码支付网,河北移动在秦皇岛以5G技术为核心,通过基建夯实、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为渤海湾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曾经的“海上通信盲区”变成了“数智发展沃土”。
规模化与标准化的通信基建,是破解海上通信难题的基础。针对渤海湾近海信号弱、覆盖范围小的问题,河北移动对秦皇岛沿海60个基站安装700M设备、进行系统性升级,打破传统陆地基站仅2-3公里覆盖的局限,协调建设高塔提升基站高度,引入创新技术对11基站的天线进行改造,构建起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的近海通信网络。
目前,近岸区域信号有效覆盖距离已从5公里提升至35公里,不仅满足了渔民日常通话、天气查询的需求,更为海事管理、海上旅游等场景提供了稳定的通信支撑。
技术创新持续为海上通信提质增效,让5G成为渤海湾的 “信号灯塔”。面对远海覆盖不足的痛点,河北移动秦皇岛团队率先引入 “RRU 双拼技术”,使小区总功率翻倍,覆盖范围提升20%;同时研发推广应用“海舟宝”设备,通过独立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设计,解决了手机在全金属船舱内信号弱、功率不足的问题,抖音视频流畅播放、扫码支付即时完成成为现实。针对海上风电产业,河北移动规划建设海上5G基站,选址风电场升压站顶部,利用700MHz低频信号优势,结合陆基基站可实现近海30余公里覆盖,为海洋新兴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渔民王建国的经历,是5G 赋能民生的生动缩影。“以前出海就像‘失联’,家里有事找不到人,赶上坏天气只能靠经验判断,卖鱼也得等靠岸后找批发商。” 王建国回忆道。有了畅通网络的网络的保障,现在每次出海,他既能随时和家人报平安,还能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捕捞过程,新鲜海货刚捞上来就被预订一空。“上次一网捞了 50 斤本地新鲜海杂鱼,直播里网友抢着下单,靠岸后直接按地址配送,比以前卖给批发商多赚了近 300 块!”
场景化落地让5G 深度融入海洋经济各领域,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海事管理领域,5G网络配合云视讯、执法记录仪使用,实现了指挥中心与海上执法船的实时沟通,让监管效率大大提升。在旅游领域,5G 信号覆盖解决了出海游客上传视频、扫码支付的难题,游船老板们纷纷表示:“以前游客想买瓶水都得找现金,现在扫码秒付,大家游玩体验好了,我们生意也更好了。”
未来,河北移动将结合秦皇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规划,将最新信息通信技术与海洋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服务生态,为渤海湾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更多 “数智活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