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商业化的2025年,供应链格局的细微变动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投资机遇。鲜为人知的是,深耕铝合金材料领域多年的永臻股份(603381.SH)已成为智元机器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当前永臻股份53亿元的总市值中,尚未充分体现其在机器人赛道的核心价值,一个被忽略的机器人板块标的正逐渐走进机构视野。
能跻身智元机器人的核心供应链,源于永臻股份在铝合金材料与铝挤压产业链积累的二十余年技术沉淀。永臻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铝合金结构件制造商,在光伏领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边框生产企业,产品具备轻量化、稳定性高、耐候性高、耐腐蚀性强等特点。今年7月,永臻股份通过收购浙江捷诺威汽车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业内少数掌握“扁挤压”技术的企业之一。
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落地,有望持续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实际产能输出。据公司 9 月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目前已与智元机器人形成常态化批量交付,供应的核心部件覆盖机身承重结构与关节连接件等关键部位。
智元机器人的订单获取能力,让这一合作的含金量远超普通供应链绑定——智元机器人作为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的头部玩家,今年7月,其与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拿下1.2亿人形机器人第一大单;今年9月,更是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合作的纵深发展空间。永臻股份在投资者调研中明确表示,未来将与智元机器人联合研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技术,以满足对轻量化与高性能的双重需求。
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产业布局尚未在永臻股份的市值中得到体现。从估值维度看,动态市盈率40倍, 2026年券商一致预测市盈率14倍的表象下,实则掩盖了机器人业务的高增长预期——对比同样主营铝合金压铸件的嵘泰股份,其机器人业务也处于早期阶段,市场便已给予116亿市值;而永臻股份作为已实现批量交付的头部供应商,若参照这一估值逻辑,仅机器人业务有望支撑的市值,便有望“再造一个永臻”。
机构层面已开始捕捉这一价值洼地。9月,嘉实、富国、中欧、东方红等多家机构密集调研永臻股份,机器人业务进展成为核心问询问题。市场分析指出,永臻股份的低估状态源于“光伏标签”的路径依赖——2024年公司81.83亿元营收中光伏业务占比超90%,但随着机器人业务的放量,这一结构将持续优化。根据东吴证券研究所预测,2025年至2035年,人形机器人新增需求或从2.5万台增长至1163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67%,有望为机器人轻量化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永臻股份若能维持当前在智元供应链中的份额,并拓展更多头部客户,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一极。
从产业周期视角看,永臻股份正处于机器人业务爆发的前夜。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转折,供应链企业的价值将随下游放量实现重估。永臻股份既拥有材料与工艺的硬实力,又绑定了智元机器人这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客户,同时还在提前布局镁合金等下一代技术,其“未被挖掘”的价值正随着合作细节的披露逐渐改变。对于投资者而言,在53亿元市值的当前节点,或许正是关注这家头部机器人材料供应商的最佳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