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朝云集团董事长陈丹霞:从烟火到禅意,商业美学的破局者

2025-09-23 11:18:31     来源:

作为长期关注女性职业发展的践行者,BCG始终致力于赋能女性工作者的成长,倾心打造“她新知”女性领导力系列访谈,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领导者,一同探索女性如何突破边界,创造更深远的影响力。本期,BCG邀请到朝云集团董事长陈丹霞女士。

22401753236876_.pic_hd

朝云集团董事长 陈丹霞

陈丹霞是朝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立白集团董事、高姿化妆品董事长、澳希亚集团董事。作为女性领导者,她深耕消费品领域数十年,从化妆品、母婴到奢侈品、艺术、文旅酒店,在实用主义与诗意美学间自如切换;带领企业逆势突围,以产品力、品牌力、审美力构筑护城河;更在商业的理性与生活的禅意间找到平衡,用 “她力量”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接下来,让我们透过她的视角,探索商业与美学融合的更多可能。

一、破界:从消费品到艺术和美学

Q1:您个人成长的经历来自于消费品集团,这十几年涉足了化妆品、母婴护理、家居护理、奢侈品、艺术、宠物、香水、文旅酒店等多个商业领域,您如何在实用主义与诗意之间切换?

陈丹霞: 这些年做的事,本质上都和“美”有关,核心逻辑都是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只不过不同领域,侧重点不一样。实用领域如母婴、家居护理、宠物食品,产品必须能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技术和功效是根本;而香水、奢侈品、艺术、文旅等更偏“诗意”,除了产品要好,还需满足审美、疗愈与稀缺等情绪需求。实用是基础,诗意则赋予温度。

Q2:您领导的多个公司,特别是朝云集团的毛利率远超日化行业均值,当同行用价格战厮杀时,您的经营业绩和利润率连续三年逆势上涨。这种“溢价”策略,是否说明品牌力、产品力和审美力才是品牌的终极护城河?

陈丹霞: 首先得澄清一下,我们企业已经过了只追求利润的阶段,更在意社会存在价值。“溢价”不是卖高价,消费品要“去魅”,不搞华而不实的概念,用实实在在的成分、温暖人心的价格,让更多人用得起。

朝云毛利率高、业绩逆势涨,靠三点:

 一是产品研发创新,打磨配方、升级工艺;

 二是供应链改革,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扎实落实降本增效;

 三是消费者认可品质,复购率提升带来的好的边际效益。

我认同品牌力、产品力、审美力是品牌的终极护城河。阶段性流量或风口可能让业绩突涨,但很难带来忠诚度和复购率,如风过即散。而产品力过硬、品牌能提供情绪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Q3:您是多家公司董事长,还身兼上市公司CEO,但您微信朋友圈发的相片很禅意,您是如何在“左手算账、右手写诗”这两种状态,也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双重身份中切换的?

陈丹霞: 这十年我最大的成长,是内心越来越稳定。特别喜欢莫言的话:“允许一切发生,允许遗憾、愚蠢、丑陋、虚伪……允许付出没有回报,因为这样的人生才完整。”这句话帮我减少内耗,让工作生活更从容。

做商业时,要求自己发心纯粹、逻辑清晰、简单直接,快速抓核心、拆问题。我花很多时间在团队上,每周梳理业务模式与效率,今年还常跟他们强调“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这是我拜访一位敬佩的企业家时最深的感悟。

生活里,我喜欢探索新领域。去年为了做一个叫“露迦徒”的香水品牌,专门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宋代美学与佛教文化艺术,在飞机上写词,用四首宋词词牌、十几首俳句诠释香气,去多地找意境,在金山岭朋友的茶室完稿。觉得“小满”就好,不必求极致圆满。

我也信“一切遇上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前花五年装修房子,认识不少设计师朋友,连续两年一起过生日后,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启动上川岛项目——那里有野猴、沙滩、海豚,附近还有百岁老人茶村,还由此衍生出宠物业务新想法,准备在阿那亚九龙湖做宠物新物种。

现在我精简社交、多陪家人。虽职务多难脱圈子,但尽量做减法,按自己意愿生活。疫情时身体不好,听老中医建议学太极拳和八段锦,已坚持快四年;偶尔写毛笔字、随手拍朋友圈照片;还爱去日本买图片比较多关于美学的古籍,上次在东京买了四十公斤,现在看没看完的书仍像欠了功课。

二、定力:用艺术逻辑解构商业惯性

Q4:您身为二代,身上的气息却非常像创业者,这种气场是如何养成的?

陈丹霞: 我很感恩一路陪伴的长辈和朋友。在澳洲上学时就创业,回国后一边做项目,一边接手了家族业务——大家熟悉的高姿,后来又把立白集团一个事业部分拆到香港上市,也就是现在的朝云。我创办的公司还投资和运营着不少品牌,如格兰玛弗兰、赫拉、英氏母婴护肤、上海滩、露迦徒香水和一个当代美术馆等。

父亲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尤为深。我很感恩他给我一个公平的平台,还有一次次挫折后重站起来的底气。接手高姿遇到很多难题,他放手让我自己去闯,哪怕一路跌跌撞撞,让我自己去成长。

七年前在湖畔读书也改变了我。看到许多人的起落,我认同那句话:“人间温情,不在繁华处添彩,而在寒夜中燃灯。”湖畔的创一代亦师亦友,让我学会了“去魅”——商业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让我更深刻认识自己,更包容世界,哪怕不完美,也有勇气热烈生长。最终明白:你怎么看待他人、自己与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Q5:您如何评价个人领导特质,这些特质如何助您一路成长蜕变,度过至暗时刻?

陈丹霞: 我是个很直接的人——看问题抓关键,解决问题不绕弯,交结果也干脆。这性格让我走了些弯路,比如早期沟通太直接容易让人不舒服,但看清世相、认清自己后,反而有勇气这样直面问题,不用刻意讨好、藏着掖着,效率更高。

遇到至暗时刻,不向外求安慰,更习惯静心省察:问题在哪?能做什么?该怎么走?但无论怎么省察,做选择的底层逻辑不变——哪怕看透世事无常、现实残酷,也不抱怨,仍“报之以歌”。比如公司遇危机、团队焦虑时,知道慌没用,先稳住自己再帮团队找方向。很多时候,不是困难打败人,是心态先崩,心态稳了就有解决办法。

Q6:您曾在朋友圈置顶一段话“要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听说您2023年在公司年终发言反复用了这句话?

陈丹霞: 在特殊时期,“希望”比什么都重要。我偶尔会有无力感,比如看到身边人因认知不同走弯路,想帮却帮不上,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遇到急功近利的人,会警醒自己;遇到愿沉心做“时间的匠人”的人,会格外感动:原来焦虑社会里,清醒与温暖可并存。

这几年看师友起起落落,更觉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孤勇”,而是认清生活本质后,仍愿摆渡他人、温暖人心。最近喜欢这段话:“世间沧海,运似轻舟,无论前方多少困难,心怀热爱,左手慈悲,右手果敢,难时左手温暖右手,终有轻舟越万重山。”

2023年年终发言反复提那句话,是想告诉团队:不管外界多难,我们要先活成“光”,照亮自己,也照亮身边人。团队中有人有工作压力、生活烦恼,希望这话能给他们力量,让大家知道不是独自战斗,一起往前走总能见到希望。

Q7: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周期,是什么信念支撑您在资本压力下保持战略定力和长期投入?

陈丹霞: 我们本质是做产品的公司——不管护肤品、香水、防蚊液,还是服装、酒店,我都当作“产品”经营。对做产品的公司,没什么比提供好产品更重要;而持续做好产品,靠的是技术提升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不投研发,技术落后、产品被淘汰是必然的。

资本化会带来压力,也给了更大平台。作为操盘手,没资格抱怨,只能平衡——既要满足资本合理预期,也要守住企业长期战略。我和团队都清楚:我们是谁、要去哪、存在价值是什么、需什么能力抵达。想清这些,就不会被短期压力带偏。

另外,公司治理中,使命、价值观与团队坚持是战略定力的底气。集团有大战略,各业务板块有小战略、关键措施与使命价值观。比如朝云价值观是“好产品,随处可得,让生活更美好”;我带的三个宠物团队使命不同:食品用品团队要“让宠物生活更美好”,线下猫咖店团队认为“宠物让生活更美好”。只要目标清晰、能坚持、结果好,不必强求统一。

22611753236938_.pic_hd

三、颠覆:超越性别的价值创造

Q8:您拒绝传统的“女企业家”刻板印象,您如何重新定义“她力量”——剥离性别凝视,回归专业主义?

陈丹霞: 疫情前我去墨尔本参加女性领导力论坛,当时有嘉宾讨论“怎么强势管理”、“职场不公平”,也有人让我分享“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我坦言没完全平衡好,但一直在做“断舍离”,比如精简不必要社交,把时间分给更重要的事。

职场对女性尤其是女企业家有刻板印象,觉得“女老板要么太强势,要么太柔弱”。但我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做企业家是我选的路,不管职场公平与否、需多付出多少,只想让自己“足够好”。这“好”不是世俗“女强人”,而是觉得自在、有成就感:比如审美天赋、敏锐学习力,思想细腻、性格豁达,看问题犀利通透,还有赋能团队的能力。

过了不惑之年,更明白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世俗眼光、传统观念绑架不了我。“她力量”不是“女性要和男性一样”,也不是“刻意凸显性别优势”,而是剥离性别标签、回归专业本身——平常心、能否做好业务、带好团队、创造价值,才是关键。

Q9:您如何看待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感觉在经济论坛台上发言的您思路敏捷、谈笑风生,但私下又非常安静。有人说您是“社牛”,但有人说您是“社恐”,评价非常两极化。

陈丹霞: 首先说平衡家庭和事业,一直在做“减法”与“接纳”。接纳现实有压力、有丑陋面,但不被同化;追求自我成长,却不苛责“必须完美”。所以无论顺境逆境,都不偏悲观或乐观,只踏实做好当下,坚定跟着初心走。比如陪家人时放下工作、专注相处,工作时全身心投入提效。其实没有绝对“平衡”,只有“取舍”——知道什么最重要,就把精力放在什么上。

至于“社牛”还是“社恐”,觉得看环境和身边人。在舒适环境与喜欢的人相处,我会放松不设防、话多,别人可能觉得我是“社牛”;但在陌生环境、面对不熟的人又不得不参与时,我会无所适从、话少,看起来像“社恐”。

名利场里,很多人看似朋友多,真正要好的却少。所以遇到三观合、能互相理解的朋友,会格外珍惜——生活里护彼此周全,事业上尽量成就对方。哪怕在不同领域,只要思考逻辑、看世界的方式相似,聊天能共鸣,这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就很难得。

四、圆融:商业美学的社会投射

Q10:您的书房里同时摆放着《金刚经》和《Monocle全球设计年鉴》,很多国内外博物馆的书籍、商业类的书籍,佛学的“空性”与商业的“实相”如何在您身上达成微妙的平衡?

陈丹霞: 我觉得佛学“空性”与商业“实相”,本质都讲“无常”。比如《华严经》“一切法无生”,经济周期涨跌本是常态。如今经济、国际局势复杂,更提醒我做企业要“擦拭初心”——不忘出发原因,坚持做好产品,而非盯短期利润或规模。这和《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同理:不执着眼前得失,才能守长期目标。

近些年越发觉得,商业运作是场修行。佛学“六度波罗蜜”可对应商业实践:“布施”是利他共生,如疫情时捐两亿消毒物资、助养宠物、建乡村学校;“持戒”是企业敬畏心,如守产品力、契合ESG标准;顺境优化模式是“精进”,逆境扛压重组是“忍辱”,应对竞争与资本需“禅定”与“般若”智慧。

每次危机都是“道场”,是渡人渡己的修行。比如疫情时,一边推进朝云IPO、协调复产复工与物资捐赠,一边应对自己创业公司困境——海外业务停摆、线下门店损失大。也曾考虑是否引入投资人,但最后选择缩减线下团队,重组电商团队,高管只拿基础工资。最终疫情第一年大盘逆增25%,电商占比从10%升至90%,这几年发展也非常健康,这正是“转烦恼为菩提”的智慧。

所以佛学与商业的平衡不用外求,关键在明白“商业即修行、缘起性空”。不执着表象“好”与“坏”,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在理性决策与内心从容间找平衡。

Q11:近几年您在奢侈品和美术馆领域都有投资。在您心中,理想的商业形态和品牌愿景是什么样的?

陈丹霞: 七年前,我和同学一起参与投资了奢侈品品牌“上海滩”和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当代美术馆。当时发心很纯粹,觉得这两件事有意义——艺术能推动文明进步,好的奢侈品可传递美学价值。我个人会去看国内外各种展览,能感受到不同艺术作品虽形式有别,甚至颠覆传统,内在精神追求却相通。我不做艺术品收藏,一是时候未到,二是想保持投资发心的纯粹性。

最近我去东京看了坂本龙一的展,展陈朴素、排了很久队,但感触挺深的。他是我喜欢的艺术家,疫情时与中国的一个美术馆合作给中国孩子做线上音乐会,如今已离世。展厅中能感受到禅宗的“空境”,也悟世事无常、生命脆弱,却仍见希望。

理想商业形态很简单:希望因我们与企业的“精进”,让世界更美好。无论做消费品、艺术还是文旅,只要产品、服务给用户提供价值、推进行业、社会正向影响,就是有意义的,也是我想追求的。

访谈渐入尾声,陈丹霞女士如此总结女性领导力的真谛:

哪怕看透世事无常、现实残酷,也不抱怨,仍报之以歌。很多时候,不是困难打败人,是直面的态度。不管外界多难,我们要先活成光,照亮自己,也照亮身边人。方能,循此苦旅,共达星辰。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十大营销策划公司排名揭晓:凯纳、特劳特、华与华等机构领跑行业
2025资产管理系统选型指南:七大主流软件产商深度测评,资产管理系统推荐!
蘅东光长期深耕无源光器件 拥抱AI发展机遇
行业专机驱动智能制造,宏山激光重塑制造新格局
破局三重难关,南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房地产纾困经验
书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中国银联全新升级乡村振兴卡产品及服务体系
山高控股:经营基本面稳健,战略价值不可替代
两部门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广发信用卡提醒警惕“代理维权”骗局
沃旭UWBCON®室内外融合定位系统,赋能工业安全升级
微盟传播TEAM PRO金文森:一出好戏,达人营销进入角色时代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SZ)涨1.60%,中际旭创涨5.74%
专注疤痕精细修护二十载,欣奕除疤二十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企业降本40%的秘密找到了!看看能否帮你也走出内卷
“十四五”资本市场交高质量答卷 科技方向仍是大势所趋
中国科创 全球机遇——WeStart 2025创业投资大会上海科创银行专场活动在沪开幕
洞察人才数据,倍智助力企业打造精益校招闭环!
双线发力:泉智博融资与首程控股的“机器人+商业”版图
“体验经济” 成酒店投资新风口?智能中枢为投资者破局引路
远程会议烦恼多,TCL凭实力破局
科技巨头战略卡位AR眼镜 "百镜大战"谁是王者?
沱牌紧抓双节旺季营销,联手美团闪购深化“即买即饮”消费新场景
秋分,太子乐挚悦守护宝宝成长“不打烊”
获德国药师广泛认可,Mom’s Garden以“科学实证”产品理念引领膳食营养新趋势
羽乐科技荣登2025民企百强榜 以AI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天楹发布机构调研公告:氢基能源战略落地,锚定全球能源转型
九联科技,错失市值暴增良机?
智联招聘郭盛:以人力资源生态革新,破局亚洲人口结构双重挑战
德国品牌Mom’s Garden亮相Vitafoods Asia 2025 “0泻药”肠道解决方案获关注认可
卡友速来捡漏!阿里资产球星卡拍卖国资专场来袭!
泽芯未来蔡怡泽:从投资人到“躬身入局”,穿越低空经济取“真经”